炉火纯青“炼”技术 孜孜不倦炼人生

——记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云岭首席技师丁林能

2016年04月22日 21:45 1173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在云岭挺秀的珠江岸边,在莽莽乌蒙山怀内,蕴藏着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经过60多年的传承和创新,她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矿山发展为集团化、国际化的上市企业。在这华丽转身的背后,少不了每一个驰宏人的智慧和力量,更少不了首席技师丁林能这样的顶尖能手。

 

  在云岭挺秀的珠江岸边,在莽莽乌蒙山怀内,蕴藏着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经过60多年的传承和创新,她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矿山发展为集团化、国际化的上市企业。在这华丽转身的背后,少不了每一个驰宏人的智慧和力量,更少不了首席技师丁林能这样的顶尖能手。
  从青涩的小伙到成熟的大叔,他在驰宏公司度过了整整十九个春秋;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徒弟到同事们学技成才的楷模再到云南省劳动模范,他的人生华丽转型;从鼓风炉炼铅到热渣侧吹还原炉炼铅新工艺,他的技艺面面俱到,成为火法炼铅的顶尖好手。然而,这一身的好功夫,并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那是他多年来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他多年来苦心孤诣的成就。“中国有色金属协会行业技术能手”称号、云南省“职工技术技能竞赛铅鼓风炉熔炼技术状员”称号、云南省曲靖市“兴曲技能人才”、云南省劳动模范,驰宏公司十大岗位技术技能大赛第一名、云南省铅火法冶炼技术技能大赛第一名,丁林能囊中收获了这么多的荣誉称号之后,却从不居功自傲,仍旧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身怀绝技的顶尖好手
  抡大锤,砸铁钎,累;每天对着上百度的高温炉,热;炉渣、灰尘,脏。当22岁的丁林能第一次来到驰宏,来到鼓风炉车间时,呈现在他眼前的,就是这样一幕,很多人新手也许会被怔住,可是他没有。当时的丁林能,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就干起来,这一干,就是十九年。
  一开始,由于不熟悉操作手段,火红的炉渣随时都会喷溅出来,烫伤,是常有的事儿;不适应长期高温炙烤,他的脸经常有灼烧般的疼痛……然而,这些他来说都不是事儿,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更快地适应岗位,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一有空,他就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冶炼技能,收集他们多年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同时积极找到车间冶金技术员了解鼓风炉的结构、冶炼原理,丰富自身的冶金理论知识。每天上班,他楼上楼下要跑几十趟,学习进料,学习渣样分辨,学习看风口……他总有学不完的知识,总有做不完的事儿。为了巩固所学的技能,尽快实现独立操作,他又主动要求自己操作,自我完善、总结,仅仅用了2个月时间,丁林能已经能够在鼓风炉所有岗位独立操作。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通过几年磨砺,他已然成为鼓风炉冶炼的技术骨干。他先后在鼓风炉一班担任工会小组长、副班长、班长,在他和全班班员的共同努力下,使鼓风炉一班连续被评为模范生产班组。
  十年如一日的积淀,丁林能炼就了一对“火眼金睛”,观察渣型的变化、熔渣的颜色,便能准确地判断炉内的情况;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丁林能也练就了一手的好“功夫”。2006年,为了能够取得云南省铅锌冶金技术技能大赛的参赛权,丁林能可是做足了功夫。
  “那是我第一次有参加省级比赛的机会,想拿奖,更想去和行业内的高手学习。”抱着学习的态度,怀着高涨的热情,丁林能开始了前期备战。下了夜班儿,他也不回家,干啥?车间、办公室到处跑,到处找人,就是为了向老师傅们请教不懂的问题。大休期间,他比正常上班还来的早,干啥?为了参加培训,看样品,和其他同事交流技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多年的技术积累,赛前的充分准备,丁林能在公司级比赛中信心满满,独占鳌头,取得了驰宏公司铅鼓风炉熔炼工技术技能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也拿到了参加省级比赛的资格。
  2006年10月29日,这一天,丁林能记忆犹新。在省总工会组织的全省铅火法冶炼专业的技术技能大赛中,凭着娴熟的技术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他击败来自全省的四十多位鼓风炉冶炼能手,夺得了全省铅火法冶炼专业第一名的荣誉。丁林能一下子成为了行业内炙手可热的高手,公司也破格聘任他为鼓风炉冶炼技师。
  孜孜不倦的省级劳模
  丁林能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工人,不仅能干,也会巧干,开得起鼓风炉,护得住鼓风炉,也拿得起书本,读得了大学。
  2002年,丁林能27岁,已经工作了5年的他,居然开始当起了“学生”。也许是太重视、太爱这份工作,也许是从来就对自己苛刻要求,一个普通的操作工,意志笃定地开始了漫漫求学路。他于2002年7月参加了成人高考,同年进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矿冶工程专业函授班学习,开始接受正规的冶炼工程教育。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书本里的每一滴知识,当他毕业回到车间时,他瞬间觉得,工作起来更有底气、更有力量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就是在磨刀,当我的刀磨得更加锋利了,干起活来也就更快了。”正如丁林能所说,他将所学到的冶炼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产中,协助车间解决了生产中的一系列困难。比如如何降低鼓风炉焦耗、如何在物料变化大的情况下开好鼓风炉等等难题。他的参与不仅使自己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而且为车间理顺流程,完善工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鼓风炉进行设备改造,由原来的人工进料改为微机主控自动化进料时,连运用鼠标点击都不会的进料工们,显得束手无策。这个时候,丁林能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了。凭着他在大专时对计算机的了解和掌握,他积极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整个自动进料控制系统的操作和维护保养。对系统运行时容易出现的故障他还特别留心,做了记录,以便在以后的实践中加以巩固。很快,他便能熟练运用自动化进料系统,并能及时处理一些常见故障。自动化进料,不再需要在高温下炙烤,不再担心有滚烫的火星四溅。穿戴着劳保,站在鼓风炉进料平台,看着炉内熊熊的火光,丁林能满脸跳跃着映照的火光,他开心地说:“这就是技术,这就是知识带来的好处,为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多少的便利呀。”从那以后,丁林能在学习上,更下功夫了。
  当富氧顶吹-热渣侧吹直接炼铅工艺被引进公司时,丁林能的眼睛亮了,他仿佛又看到了新工艺带来的光芒。专业书籍一摞一摞的买,没日没夜地学,一点一点的啃--如何优化操作实现还原炉和艾萨炉安全均衡高产、如何实现艾萨炉与还原炉的稳定匹配、如何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如何实现燃料和还原剂的精准控制,现在的还原炉工艺技术还有没有提升的空间?技术操作上如何优化……种种疑问都在他的脑子里盘旋,闹的他寝食难安。围绕着艾萨炉热渣不稳定带来的操作困难,还原炉燃料和还原剂用量大,稳定控制还原炉渣铅在2.2%以下,渣铅控制波动大温度控制不好等,丁林能做了大量的工作日志,与主控人员、班组员工、技术人员,厂和车间领导进行过深入探讨,一天天过去了,试验做了一遍又一遍,丁林能即使每天提前一小时上班,每个周末都不休息,也觉得时间不够用。终于,凭着自己心中的执着和孜孜不倦的学习,丁林能摸索到了还原炉铅熔炼操作安全均衡高产的规律,其它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国内同行业热渣还原炼铅技术。当他看到一块块滚烫的铅从炼炉里鱼贯而出时,丁林能的眼睛亮了,笑容绽放了,他那颗火热火热的心,更加充满了激情。
  春风化雨的技艺大师
  公司就是一条船,当你成为公司的员工,你就是这条船上的一名船员,这条船是满载而归还是触礁搁浅,取决于你是否与所有船员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丁林能说,我在公司这条船上,所以我愿意把自己的技术、知识,分享给大家,让这条船,行走得更稳,更快。
  是的,他总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所学、所知都传授给大家。当全公司只有丁林能一个人熟练掌握了还原炉操作技能及常见故障的处理后,他没有居功自傲,更没有“保守秘密”,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其他操作工一个个全都教会,短短一个星期,还原炉所有主控人员都掌握了还原炉的冶炼技术,为顺利实现粗铅冶炼系统3个月内达产达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丁林能劳模创新工作室--2014年,当这个工作室成立时,丁林能说,那天晚上,他开心的一夜未眠。他开心的,不是自己的名声有多响亮了,而是通过这个工作室,他有了更好的平台,带领着大家有更多的用武之地,更多地为公司、为这个行业,多做贡献。在劳模工作室,丁林能是团队负责人,更是传技授艺的老师。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攻之一,就是铅艾萨炉富氧顶吹-热渣侧吹还原熔炼技术。这项技术是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铅冶金技术,是2014年铅锌行业准入标准中主推工艺之一。如何在现有工艺基础之上更上一个台阶,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为此丁林能劳模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传艺攻关,一批车间技术员、工序骨干,攻坚克难,制定了《还原炉提指降耗攻关方案》、《提高还原炉炉龄攻关方案》、《提高还原炉产能攻关方案》,《降低还原炉熔渣含铅攻关方案》并组织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艾萨炉生产效益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还为公司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骨干人才。
  整改建议231个,技术革新3个,技术攻关方案5个,安全、环保、工艺技术、设备能源各方成果不断涌现--工作室成立仅仅两年,硕果累累,这得益于这支团队的精炼、能干,也得益于丁林能的无私传授,春风化雨。
  峥嵘岁月稠,风雨见彩虹。驰宏公司,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矿山发展为大型有色金属上市企业,作为驰宏公司一名铁杆的追随者,最为驰宏公司一个忠心耿耿的员工,丁林能在这里和公司同发展,共进步,他借着这个华美的舞台,跳出了自己人生最优美的舞姿,不断地历练自己,完善自己。他自己,也如同炉内的金属,千锤百炼,方成大器。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