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间的较量仍在继续
2016年04月12日 8:47 5472次浏览 来源: 南储商务网 分类: 现货 作者: 翻译:王思德 原作者:Frik Els
此前投资的新、扩建项目产能释放使得矿产量仍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但确切的讲矿商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较量,更不是斗鸡的游戏,而是整个行业在市场低迷环境下集体的抗争。投产脚步难以遏制,减产的速度也同时在扩大,未来新项目也在不断缩减和推迟。
颇受关注的GFMS最新版年度铜矿报告预测,未来三年内,尽管增速放缓,铜矿生产将继续增长,这是在上轮经济繁荣期所投资的铜矿陆续投产引起的。
2015年,全球铜矿生产增长率为3.5%,即铜产量增加652000吨,全球矿产铜达到1900万吨,而2014年增长率为2.1%,但却大大低于2013年8.2%的增速。秘鲁在2015年铜矿产量增长了28%,其产量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智利和中国。
一个众所周知的趋势正在发生,一方面铜矿业绩在滑坡,越来越多的姤病指向世界级铜矿。有意思的是,全球足足有722000吨铜产量来自于原有产能的提升,超过了矿山扩建、新建和老矿山重启等新增产量的总和。
根据汤森路透GFMS研究,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矿山要降低成本是很难的。2015年全球铜矿金现金成本估测为3586美元/吨(1.62美元/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每吨降低160美元)。然而,全球铜矿总成本(维持矿山满负荷正常生产的成本水平)为4626美元/吨(2.10美元/磅),与2014年水平相比,仅下降了2%。
矿山成本的下降已经很难抵御矿山收入的急剧下降了。2015年铜的均价为5503美元/吨(2.50美元/磅),而上周二的铜价为4718美元/吨(2.14美元/磅)。这表明,全球铜矿山的平均总成本正在痛苦地接近铜的市场价格了。
尽管有如此大的压力,GFMS估计,去年仅有200000吨铜矿产能被淘汰,其中大部分为嘉能可在刚果(金)加丹加铜矿和赞比亚莫帕尼铜矿的停运。(GFMS还指出,这些矿山在进行扩建和升级后,将在明年重新复活)。
GFMS表示,一种解释是,纸一样的薄利润对产量的影响并不大,是因为去年第三季度的铜价仅仅是跌破了平均价的0.9倍。
这项研究进一步指出,对于未来几年产能的关闭,研究者们警告说“任何新的关停矿山规模都不应被夸大”。
首先,原油价格的疲软带来了通缩的压力,通胀预期疲软和美元强势,在未来三年内,将有可能可能会拉低铜的成本曲线。此外,铜矿山关闭的代价包括裁员、环保义务、与政府的关系可能恶化等等,这所有的针对公司的冲击,将最终导致矿山的关闭。
初级品供应的增长将过渡到更高级的精炼产品的输出,估计未来三年的铜消费增幅将保持在平均2.1%水平。估计铜的冶炼能力在去年增长了400000吨/年,GFMS预计今年将有更多的新增冶炼产能进入市场。
铜的世界仍然属于中国。据预测,2018年中国铜消费将占有全球的份额将增至46%,略高于2015年的45.5%。然而,中国的铜消费增速将放缓到平均每年3.2%。
根据这项研究,需求增长放缓与供应强劲,会造成市场供应过剩,并引导市场走向一个周期的终结。继去年铜供应过剩363000吨(这是多年来的最大的过剩数量),GFMS预计2016年铜市场供应将有150000吨富余,2017年也将保持同样的供应过剩。只有加大需求增长才能抵消铜矿山及冶炼的过剩产量。
根据这种失衡的局面,GFMS预计铜的市场价格将在2016年遭遇第五个年份下跌。研究人员预测,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铜的价格将在2017年开始回升,同比增长5%,达到5100美元/吨(每磅2.31美元/磅)。随着市场供应过剩的降低,GFMS认为2018年铜价加速上涨12.5%,达到5738美元/吨(2.44美元/磅)。但是,在扣除物价因素(2015铜价)的情况下,GFMS预计2016年铜价仍将低于5000美元/吨,研究人员认为要到2018年,才会看到市场发生积极的转变。
“请注意,与2014年时大约4%的增长相比,铜的需求增长会一直低于3%,铜市场过剩持续的时间,有可能会超出我们所预测的大约十年周期所剩余的三年范围。”。即便如此,毫无疑问,目前的低价环境为下一轮繁荣播下的种子,是铜矿项目的搁置、延迟、出售或彻底放弃。
责任编辑:叶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