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工程”治理湘江重金属污染
2016年03月30日 15:4 5820次浏览 来源: 法制日报法制网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阮占江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湖南母亲河——湘江,整个流域占了湖南全省40%的土地面积、60%的人口、80%的经济总额。然而,与之并存的,也集中了全省80%的重金属污染。
近年来,湖南省坚持一江同治共享的原则,坚持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齐头并进,以“抓源头、畅河道、建制度”为重点,把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以“堵源头”“堵源头调结构并举”“巩固提升”为阶段目标,滚动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初步构建了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碧水蓝天,一年多过一年。
源头治理保护湘江
沿湘江而下,曾密布着上千家涉重金属企业,形成了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清水塘、娄底锡矿山、湘潭竹埠港、长沙七宝山和岳阳桃林铅锌矿等7大重点片区。由于长期无序开采,随意排放,大量锌、铅、砷等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废水废渣直接向湘江排放,不仅对当地的饮水、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也对沿江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损害和困扰。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若毁绿水青山,宁弃金山银山”。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的表态掷地有声。2007年12月,长株潭获批国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实验区,湖南以此为契机,启动了为期3年的“碧水湘江千里行动”。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规划投资595亿元彻底消除污染源。2013年9月,湖南省政府将湘江保护和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并成立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统筹协调湘江保护工作。由杜家毫任主任,省直26个部门和流域8市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
随后,湖南开始滚动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治理湘江。其中,“源头治理”是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2013年-2015年)的关键词,“源头治理”的重点在“两头”,工业点源、农业面源。按照“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三级分区,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湖南确定了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娄底冷水江、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等五大治污“主战场”,将湘江治理任务分解至各市县。
据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水利厅厅长詹晓安介绍,湖南按照“一部法统领、一把手推动、一盘棋谋划、一江水同治”的方针,经过近3年共同努力,湘江保护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工作合力基本凝聚、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积极主动、密切协同、整合资源,全力配合和指导污染防治工作。与此同时,湖南根据不同的污染成因和治理重点,积极探索建立重点区域污染治理多方协同和生态补偿等多种治理机制。省级和流域内大部分市县建立了由环保部门和公安、法院、检察机关组成的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意见》,设立了省公安厅驻省环保厅工作联络室,有效强化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
污染治理初现成效
闻名遐迩的清水塘工业区,曾聚集着172家企业,其中央企3家,省属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40家,企业以金属冶炼、化工为主打,废气、废水、废渣长期直排。
“以前在清水塘工作时,感觉这边的天都比别的地方黑得早,早上‘白衬衫’出门,晚上‘黑衬衫’进门,因为这里烟囱林立,整片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湘江沿岸各个排污口流出的工业和生活污水,黑的、白的、红的,什么颜色都有,有时候甚至都不敢喝自来水。”曾在株洲工作过的湘江“绿色卫士”肖力扬介绍说,经过5年环境治理,城区基本上已经看不到烟囱,清水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乌烟瘴气,湘江沿岸的各个排污口也不再排污,湘江水质也是一年比一年好。
在湘潭市岳塘区竹埠港化工区,记者沿着湘江一路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些早已被关停的企业和被拆除的厂房。记者了解到,2014年9月,湘潭市岳塘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一举将竹埠港地区28家化工企业全部关停到位,冒了半个多世纪黑烟的竹埠港终于不再冒黑烟了。
据湖南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湘江流域共关闭淘汰涉重金属企业1034家,湘江干流500米范围内2273户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出。同时通过堵疏结合,积极引导、支持优势企业入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不仅使原有的重化工业得到了改造提升,还腾出空间发展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商贸流通等产业,尤其是通过污染治理还带动了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近年来全省环保产业连续保持25%左右的增长速度,2014年生产总值达1352亿元,2015年预计能达到1600亿元。
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近3年来,湘江干流18个省控断面水质连续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其中重金属镉、铅、六价铬、汞和砷的平均浓度逐年下降,2015年各因子较2012年分别下降54.6%、52.8%、36.8%、15.1%和4.4%。支流24个省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为79.2%、2014年为87.5%、2015年为91.7%。流域内环境风险和环境污染信访投诉也逐年大幅下降。
“目前,湘江保护与治理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湖南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湘江流域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饮用水污染、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不少历史遗留问题仍有待解决;保护与治理的体制机制有待加快完善。
为此,2015年12月26日,杜家毫省长主持会议部署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两手并重,“治”“调”并举。
短评
重金属污染治理要敢动真格
□ 阮占江
湘江重金属污染的形成,有着常年历史性的积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污染的治理也就同样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我们欣喜地看到,湖南省正在积极创新,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机制,并形成了更大的合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然而,从现有情况来看,技术、资金等固然是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现实难题,但沿江地区党委政府的态度认识其实依然关键。无论是投入更多的技术、资金,还是关停更多的污染企业,都需要一种敢于动真格的态度。遗憾的是,依然还是有那么一些地方,对辖区内污染企业的关停难以较真,难以动真格;依然有那么一些企业,不敢也不愿加大对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投入,以至于在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存在一些现实的短板。因此,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要想从根本上成功,关键还是要在更多的环节动真格、下大力气,以确保各种机制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