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日记】“小白”记者跑两会的一点思考
2016年03月09日 9:59 825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李卓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初出茅庐的“小白”新闻工作者,今年我有幸第一次参与了全国两会的报道工作。从最一开始走入人民大会堂参加“高大上”的政协会议开幕式的新鲜感;到第一天走进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的现场,看到众多委员和记者感觉有点懵、有点抓瞎;再到这两天能够从抓住一些自己所关注的热点,在各个政协住地找到跟有色行业相关的委员顺利地进行采访并获得一点自己的思考;几天下来,新鲜、开眼、劳碌、紧张、疑惑成了我个人两会感受关键词。
对于我们有色行业的人来讲,“产能过剩”这个词儿并不陌生,它几年来都笼罩在行业的上空“阴魂不散”。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供给侧改革成了今年两会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去产能”则为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在多个界别的政协小组讨论现场,在我进行的多次采访中,不同委员都针对“去产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去产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刀切;有的人则认为去产能应该忍住短痛、迈大步子,落实具体的政策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有的人把“一带一路”政策看成是转移过剩产能的大好良机;有的人却觉得“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并不能将当前对过剩产能的转移寄托于此。还有的人提出建议,去产能不能单纯地做减法,如果只是“去”的话浪费太大,应该把产能合理利用起来。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而对于一个日常中主要工作为浏览和编辑大量新闻稿件的人来说,每一真正接触业内人士,听到他们所发出的声音和不同观点的碰撞的时候,我都有一种“耳听为实”的感觉,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视野的狭窄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反而自己平时所见到的大量的信息显得有点“虚”了。
在两会报道现场,各路媒体记者大显神通,大家不仅在新闻报道上赶速度、争时效,迅速传递会场信息和委员们的声音;在技术上,VR全景摄影器材、虚拟现实技术、“三微一端”直播、秒拍、图解等“十八般兵器”纷纷登场,让人大开眼界。作为一名文字记者,这几天我也靠着一支录音笔、一台相机、一台电脑奔波在各个会场和住地,传播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但忙碌之余我突然产生了一种疑惑,热热闹闹的激烈的“新闻大战”背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几千名两会记者所写出的大多数文字都是委员和代表们的采访稿、针对热点问题的内容整合以及各个新闻发布会的报道,很多文章都比较表面化、碎片化、雷同化。但事实上,不论是所谓的全媒体形式还是融媒体形式,不论是现场直播还是当场赶稿子发稿子,大量雷同的热点信息的涌现只是浮光掠影,其存在的意义和给受众带来的实际价值有限。先进而时尚的装备和传播技术永远都只是内容的载体,在热闹之余,可能莫不如我们静下心来,做一点有质感有深度的报道,让代表和委员的观点能够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现出来。这是我自己需要反思的,也是接下来几天需要努力做出的改进之处。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