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矿业10万吨电锌投产的背后

2015年12月24日 9:12 730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作为青海省“双百”项目之一,全国第二、西北第一氧压浸出新技术湿法冶炼——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10万吨电锌氧压浸出新技术项目自2015年9月30日投料试生产以来,经过近两个月的工艺调试与试生产,第一炉锌锭于11月27日成功下线。10万吨电锌氧压浸出新技术项目的锌锭成功下线,得益于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西部矿业冶炼分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
  改革中突破 进取中担当
  随着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实施,青海省委提出“十三五”时期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的“131”总体要求。西部矿业在青海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抢抓机遇、加快产业布局,企业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10万吨电锌项目作为全国第二、西北第一氧压浸出新技术湿法冶炼企业,在高寒条件下历时三年多时间完成项目建设,并以最快的速度产出锌锭。这是西部矿业贯彻落实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青海省骆惠宁书记、郝鹏省长4月12日在西部矿业调研时指出的“内树信心外塑形象,二次创业再铸辉煌”的发展思路,在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和冶炼行业低迷的形势下,迎难而上,逆势而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重要举措。
  科技在进步,冶炼工艺与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传统粗放型冶炼已经不能满足环保要求。作为青海省的龙头企业,西部矿业作为国企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0万吨电锌项目引进了被誉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锌冶炼氧压浸出新技术湿法,以求实现清洁生产,将废水、气、渣等对环境的影响降为最低。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冶炼分公司总经理郭永文说:“在经济压力下行,‘三期叠加’的局面下,西部矿业依然迎难而上,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快速全面打通生产工艺,不仅减少了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同时也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资源,更彰显出国企履行社会责任时的担当。”
  冶炼新工艺 环保大作为
  西部矿业10万吨电锌项目作为全省“双百”项目之一,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锌精矿直接氧压浸出技术,在资源综合回收、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新的工艺必将带来新变化、新效益,很多人只知道锌精矿直接氧压浸出技术是世界先进工艺,但是其先进又体现在何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冶炼分公司10万吨锌厂技术顾问张秉青是看着10万吨电锌项目从无到有的技术核心之一,他向笔者揭开了锌精矿直接氧压浸出技术的神秘面纱,他说:“与其他锌冶炼工艺相比,锌精矿不需烧培或烧结等氧化脱硫过程,工序少、流程较短,动力消耗少。与国内目前大多数厂采用的常规湿法工艺流程相比,加压氧气直接浸出工艺流程减少了精矿干燥、浸出渣干燥,回转窑挥发及多膛炉所消耗的煤、焦粉和煤气。”
  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优势,离不开技术所采用的先进设备,张秉青说,锌电积大极板技术及其自动化出装槽、剥锌片装备,提高了冶炼技术经济指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指标,达到节能目的。采用隔膜厢式压滤机过滤,降低渣中水溶锌的含量,提高锌浸出直收率;净液采用换热效果好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加热溶液新工艺,减少蒸汽消耗,提高换热效率。而这些仅是节能设备中的一部分。
  一线的坚守 企业的成功
  企业最需要的是激发内部员工和谐发展的管理资源或方法,企业的成功是技术和管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技术固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技能也只能是纯粹的技能。
  在三年的项目建设中,10万吨电锌项目一方面优化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完成定岗定编和薪酬套改,通过各种渠道招聘各专业技术人才,分批次派出七十余人先后在国内各大冶炼企业培训学习,提高员工实操水平。另一方面,突破思维定势,大胆启用新人及选拔年轻干部,为项目建设乃至西矿发展储备人才。同时,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同步推进党群工作、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企业文化体系迈入良性轨道。
  走进10万吨锌厂的车间,“80后”一代已挑起了一线重担,担负起生产一线工作重任。27岁的解万文便是其中一员,身为氧压车间工段长,为了一次性试车顺利通过,他在车间连续奋战48个小时,为了及时掌握氧压新技术,使新技术早日落地,他和他的工友们放弃了无数个休息日,坚守岗位,默默工作。试车期间,正是这些坚守一线的普通职工,跟随设备驻扎在项目车间,协助项目工程师和专家,一遍遍地安装、调试生产线。虽然放弃了节假日,但是解万文每天仍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从设备安装调试开始,我们就一心扑在项目上。如今,看着项目顺利打通生产工艺,第一炉锌锭出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解万文说。
  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工作想在前、做在前。正是有了像解万文这样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西部矿业才有了稳步发展的未来。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