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改,或将“电解铝野马”拉回正道
2015年12月22日 11:38 514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赵秀富
2015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新一轮电改的6份文件。这是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而出台的配套文件,也是在上一轮电改启动13年之后,新一轮电改的再出发。
在这6份配套文件里,有一份文件堪称“驯服电解铝野马的秘笈”文件,它便是《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因此,它一发布,便如同巨石击水,在中国铝行业激起了滔天狂浪。
没有一个电解铝从业者不关注这个规范自备电的文件。因为电对电解铝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可能是爷——当你握有优势电价时,你就能一招致命,把行业内的其他人轻而易举地统统踩在脚下;它也可能是魔鬼——当你没有、而对手有电价优势时,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有乖乖地任由他人宰杀的份。
在电解铝众多生产要素中,电费要素占总成本40%~50%,最高时曾超过50%,是电解铝的第一大成本。其他生产要素如原料氧化铝、辅料氟化盐、碳素等全都是市场化运作,大家都是在市场上通过公平竞争购买,这些要素构成的成本在各企业虽有差异,但差异很小。唯有电费这个生产要素属于计划经济(准确地讲应算是特权经济)范畴,极少数人能拿到特别低的电价,大多数人只能从电网上高价购电,因而进一步放大了电费之于电解铝的“命门”作用。据工信部统计,自备电的低电价与网购电的高电价相差在0.3元/千瓦时以上,反映到电解铝生产里足有4200元/吨的成本差,正是这巨大的成本差成就了低电价持有者而杀死了靠电网购电的高电价生产者。
据专家分析,生产1吨电解铝,从生产原料、辅料、管理、技术、人工这些生产要素总体上要降低1000元/吨成本极其困难,而电费这一个要素4200元/吨足以抹平所有要素的总和。如果按电解铝行业平均生产成本13000元/吨计算,当铝锭销售价跌到10000元/吨时,全行业成本与售价倒挂3000元/吨,而握有自备电特权电价的企业却还能盈利1200元/吨。这就是铝价降至20多年前的上世纪价位导致绝大多数电解铝企业出现巨额亏损,而仍有一些电解铝企业还在收获着暴利——这种“冰火两重天”现象产生的真相!从本质上讲,这种利润根本就不是电解铝经营利润,而是电价差利润,是竞争不公导致电费决定电解铝生死存亡“一票否决制”所形成的畸形利润。因此,在电解铝产能早就严重过剩、国家三番五次进行宏观调控的情况下,电解铝仍持续多年呈现大干快上、煤电铝一体化蓬勃发展的景象,无论是能源企业还是铝企业,都在千方百计抢占电价洼地、赚取更为丰厚的电价差利润,或者拼命填补电价差鸿沟。同时,也在疾速增大着烟气粉尘排放、加剧了雾霾弥天。
但是,“指导意见”出台后,将直接导致电价特权丧失、电价差利润大幅缩水,自备电虽然还有优势,但已不再风光如前。“指导意见”指出,自备电厂的建设和运营存在不少问题,如:未核先建、批建不符现象较严重;能耗指标、排放水平普遍偏高,与公用机组有较明显差距;运营管理水平偏低,运行可靠性较差;参与电网调峰积极性不高,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够等。为扭转危局、整肃乱象,“指导意见”从规划建设、运行管理、责任义务、节能减排、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方面对燃煤自备电厂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按规定承担国家依法合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与产业政策相符合的政策性交叉补贴以及公平承担发电企业社会责任等。笔者查了一下,电力行业征收的全国性政府性基金共有四项:三峡基金、库区建设基金、农网还贷基金、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的全国性的交叉补贴有三项:工商业用户长期补贴居民用电,城市用户补贴农村用户和同类用户之间交叉补贴;还有地方性费用,视区域不同而有所不同。光算全国性基金和交叉补贴,自备电厂发电给自己的铝厂用的供电成本,跟在电网上的购电价格已相差不大。
有人心生疑问:这样搞电改不是在扼制自备电吗?——非常正确!正是如此。十多年来,自备电厂不仅电解铝在建,钢铁在建,水泥在建,用能多的行业在建,几乎各行各业都在建,以煤为燃料的自备电厂遍及城市乡村,它们在拉低各行业成本重心的同时,更扭曲了公平竞争环境,加重了生态环境的污染。这一轮电改的目的,就是要使自备电厂朝公用化方向发展,上大压小、节能减排、承担责任、消除特权,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专业化经营。试想,如果任由发电的来搞铝、搞铝的来办电,那就像让地球沿金星轨道运行、让火星沿地球轨道运行一样,岂不完全乱了套?
电改虽姗姗来迟,但终究还是来了。像过去那样各行各业都建自备电厂,自备电厂什么费用都不交、什么责任也不负的特权时代,已经过去了。扭曲的竞争格局,将逐渐恢复它的本真。
电解铝之冬将尽,冰雪已到消融时。脱缰的野马,该回正道了。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