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民生 寻找地勘行业发展新机遇
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民生地质勘察成果交流会召开
2015年12月01日 8:52 33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罗娜
11月19~20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承办的第一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民生地质勘察成果交流会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会议围绕行业转型发展,服务民生需求,积极展示民生地勘最新成果,探索地勘行业转型,民生地勘领域的新思路、新路径、新办法展开讨论。
随着矿业行业十年繁荣期的结束,有色地质工作由单一的基础地质扩展到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等,正从传统地质向民生地质转变。“十三五”期间,将会是民生地质发展的机遇期,多个民生地质领域也将形成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因此,有色金属地勘行业唯有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趁势抓住转型升级的巨大市场,才能在矿业行业下行趋势下保生存。
整治矿山地质环境
让生态更文明
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强度越来越高,我国能利用的矿产资源呈现出品位越来越低、位置越来越边远、埋藏越来越深的大趋势,并且金属矿由于品位低、提取工艺复杂、固体废弃物产量大、破坏和压占了大量土地,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问题十分严重。
这种不可持续的地勘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随着社会生态文明的不断进步,未来强化地质生态环境整治将会是必然选择,也将带来地勘业发展的全新局面。
在交流会上,北京矿业研究总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周连碧提出建议。他认为地勘单位要重点研究开发基质改善、防治污染的综合治理技术,包括建立人工复合基质,改善尾矿种植基质,使之不用覆盖土壤,实现重建植被、植被正常生长的尾矿库无覆盖土壤复垦系列技术,解决土源和降低复垦费用。他分析,我国目前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历史和当今矿业活动的综合产物,是过去环境意识不强和目前管理不严双重影响的结果。他提出,目前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废弃矿山,二是即将关闭的矿山,三是新上矿山。要从根本上遏制矿山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对这三种类型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应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措施。许多与会专家也赞同周连碧的意见,认为未来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必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蛋糕,这也是未来服务社会民生领域地勘需求的巨大市场机遇。
为城市地质做“CT”
让百姓生活更安宁
甘肃省是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受地震、降水、泥石流影响,灾情频发。让百姓的生活更安宁既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地质勘探行业工作者的历史责任。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陈建国,以“5.12”地震陇南市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岷县“5.10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东乡“3.2”滑坡等多次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为例,介绍了该院在承担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与治理中的好方法、好措施,以及对保障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的重要作用。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按照国土资源厅前方指挥部的要求,立即组织技术分队于当晚赶赴灾害现场。技术人员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严要求,赶进度,对梅川、闾井、申都等重灾区乡镇隐患点全部进行了排查,并根据危险性大小及时填报了次生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汇总了成果资料,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做好灾情评估和灾后重建的规划、灾害治理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服务清洁能源开发
让经济发展更低碳
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近年来,地热资源受到热捧。贵州地热资源丰富(浅层低温能、地热水、干热岩等),是发展大健康、建立旅游和生态省的有利支撑。在地热井勘察方面,贵州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实施了多口深层地热水勘察项目,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良好的社会效果,总体水量大(500~1100m3/d)水温高(43°C~64°C),水质好,为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医药、大健康发展战略和旅游、生态立省战略提供支持。
浅层地温能同样受到青睐。目前,节能减排已成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例如浙江有色地勘局绍兴市禹陵基地浅层地温能应用示范项目,主要为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新办公大楼集中供暖与制冷,该办公楼建筑面积约7085m2,空调使用面积约4655m2,办公人员约320人。夏季制冷总负荷为613kW,冬季供热总负荷为374kW,利用系统运行产生的余热常年为食堂和浴室提供生活热水。该项目是浙江有色局在浙江省公用建筑上实施的第一个集勘察设计、系统集成、运行管理及能效监测为一体,具有工程应用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浅层地温能开发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完成了建设一套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同时,为配合科研数据采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能效运行监测系统;同时可以实时监控场地地埋管范围内及周边地温场的温度变化,此外,还建立了地源热泵系统三维模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为地下管线探测
让地勘转型有出路
我国城市数量众多,但是地下管线探测率不高。全国最早开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辽宁有色108队自主开发的《地下管线探测数据处理与成图系统》曾获得辽宁省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队队长张想定分析认为,地下管线探测队伍严重不足是限制地下管线探测率不高的根本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线探测队伍因专业受限,仅能来自于地勘单位和测量单位;有实力的专业队伍不足,截至目前,拥有较强技术能力以及较强设备配置,并具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队伍不超过30家;很多民营企业积极争取加入地下管线探测队伍,但绝大多数受制于人才、技术以及资质因素,尚未形成气候。张想定表示,对于地勘单位如何进入地下管线探测市场,“市场很大、但圈子很小,孤身独闯、难度很大。”在这种被动局面下,必须要求地勘单位通力合作,壮大队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找水打井
让农村饮水更安全
缺水和饮水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广西干旱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找水打井工作,遍布广西全区71个县(市、区),对广西各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有了新的认识,积累了大量的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和工作经验。通过遵循水文地质规律,加强联合技术攻关,实现了科学、优质、高效打井。2010年以来,完成探采结合孔4245个,成井2731口,成井率64.33%,超过62.5%的预期目标。
2010年9月,河南省遭遇了长时间严重的干旱气候,全省受旱麦田面积达3350余万亩,据统计饮水困难人口达200余万人。为此,河南有色局在安林地区进行应急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共完成应急抗旱供水井70眼,解决近16万群众、50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828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目前,有色地勘单位在民生地质方面有了很好的成绩,如何更好推进民生地质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京彬建议,一是实行差异化竞争,民生地质是很广泛的领域,各单位要根据自己优势,在某一领域形成特色。二是要利用新机制发展新产业,应从做项目向做产业转变,做产业要形成两个积累,一个是技术上的积累,一个是资本积累。民生地质和资源地质不同,民生地质的市场化程度更高,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合作联合开发市场,地勘单位应加强合作,打破地域限制。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