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稀土高新区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2015年11月04日 8:58 52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日前,笔者走进了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笔者进入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前,笔者认为包头稀土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以稀土资源命名的高新区,一定是厂房林立的工业区模样。但刚一下车就发现不对,周边反而是高楼大厦成群,一派都市模样。
  产城融合发展
  “产城融合发展是我们的目标。”该区党群工作部负责人刘淑芳介绍说。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稀土高新区在建立之初,主要侧重于产业聚集。但随着20多年的发展,高新区辖区面积从10多平方公里扩展到120平方公里,不仅拥有一批专业园区、创新载体,还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及城市功能,现代化新城区初具规模,也成为了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头稀土高新区位于包头市南部,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由建成区、滨河新区和希望园区组成,人口13万。近年来,稀土高新区,按照“高新特快”发展要求,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牛鼻子”,开启了“三次创业”新征程。2014年,该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8亿元,稀土产业向特色集聚。上半年,区内21家规模以上稀土企业纳税7315万元,同比增长100%,创历年最高水平。
  产业向特色集聚
  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在高新区揭牌成立;今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在高新区揭牌成立……据介绍,目前高新区正依托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研发平台,实施建设80多项稀土产品、技术和装备等研发和服务平台类项目,着力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包头高新区正围绕自己的发展特色,在高新技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经过指引,笔者还来到了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有这里,每天都面向全国实时交易着10种类的稀土氧化物,今年来已经通过这个电子平台交易了211亿元、18.7万吨的稀土氧化物,为全国稀土交易提供了规范且高效率的交易平台。
  推动大众创新
  走在大街,笔者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咖啡屋:“创业咖啡”。原来这是一个类似中关村“车库咖啡”的地方,目的是为早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更多对接的机会。而在高新区“地标”稀土大厦周边,也有着许多的创业中心、创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还有完善的商业配套,具有完整的城市功能,这也和中关村十分相似。刘淑芳表示,构建产城融合新城区的目的,就是要充分满足各类人群的就业创业需求、公共服务需求。
  据了解,近年来高新区顺势而为,在全包头市率先撬动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产业,第一时间出台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暂行办法,拿出2000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同时,制定《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意见》,每年安排4000万元创新创业引导资金,建成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创谷”、“创业街”和“创客空间”。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