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硬的“土专家”

——记株冶动力厂职工刘广吾

2015年10月12日 9:38 51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他仅有初中文化,却通过自学获得大专学历,还成为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批获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四位职工之一。
  他本是一名普通的煤气司炉工,但勤于思考与实践,成为公司首届煤气技术比武的冠军,他提出的“Aд—21型煤气发生炉一摸二看炉况诊断操作法”被公司授予先进操作法称号。
  在煤气炉关停后,他带领原岗位人员完成转型,为直铅生产的配套粉煤制备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他就是动力厂备料工段副工段长,一个在一线成长起来的土专家——刘广吾。
  先进操作法见实效
  刘广吾从1986年进厂,就一直工作在煤气炉岗位。动力厂Aд-21型煤气发生炉受煤质不稳定的影响,易出现异常炉况,煤气质量波动或下降的情况时有发生。
  “现在公司生产任务重,一般需要运行8台煤气炉,逐台烧钎、插钎检查炉况太费时费力了。”
  “是的,如不能准确判断出炉子结块,及时处理,会造成炉况急速变差,很难扭转过来。”
  作为副工段长,刘广吾不时听到司炉岗位操作人员的抱怨。如何降低岗位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如何提高检查判断炉况的速度?刘广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07年底,刘广吾就一头扎进生产现场,只要上班就时刻守在炉子旁观察、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炉况进行调整。他针对不同的炉况制订了几套处理方案,反复进行试验研究,对饱和温度、火层温度、渣含碳等技术参数进行多次实验性调整,并反复研究炉况的工艺参数,调控炉况的心得写了厚厚的一本。终于,2008年4月份,他摸索总结出了“Aд—21型煤气发生炉一摸二看炉况诊断操作法”。
  该操作法能高效、快捷、准确“诊断”炉内存在异常炉况,再通过烧钎、插钎等手段“确诊”异常程序和部位,然后进行及时调整处理,提高和稳定煤气质量。该操作法实施以来,煤气热值提高,渣含碳和煤气单耗大幅降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操作法2008年被公司授予先进操作法荣誉称号。岗位操作人员也受益匪浅,纷纷夸赞:“广吾这个方法实在,操作简单多了,真不愧是煤气专家呀!”
  站好煤气炉最后一班岗
  2011年,公司决定引进天然气替代煤气,过渡期间,部分连续用气的煤气用户煤气负荷一般在6000至24000m3/h之间波动,煤气站安全生产面临重大隐患。生产的压力和即将关停的压抑情绪严重影响着操作人员的工作状态。
  “我在煤气炉工作都几十年了,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要关停,心里也很舍不得。历代煤气人都是兢兢业业为主系统保驾护航,我们一定要保持这种作风,站好最后一班岗!”刘广吾为大家打气,同时身体力行带头做好收官工作。
  此时正值国庆期间,刘广吾顾不上假期休息,连续几个日夜守在煤气岗位,布置好最后关停的炉前工作,精确到哪个人孔由哪个班负责开启、哪个吹扫、蒸汽吹扫点由哪个班负责开蒸汽……每一步操作如何执行,他都提前细心做好了安排。满满三页纸的工作程序安排凸显出他对煤气生产的钟爱。
  10月4日,煤气人员们各就各位,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以最优质的工作质量站好最后一班岗:吹扫,解除压力、打开水封、卸下人孔螺栓……在最后一个用户多膛炉停止用气后,煤气炉正式关停,刘广吾和他的工友们用精心的操作为煤气炉45年的历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新岗位上持续创新
  煤气炉封停后,刘广吾作为原煤气工段副工段长,被委任担起新的备料工段副工段长一职。
  全新的岗位和未曾接触过的生产工艺并没有把他吓倒,为了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他通过网络学习、自行购买书籍等方式提前了解备料粉煤制备生产工艺,并做好相关岗位人员的培训工作,积极应对直接炼铅的生产。
  2013年1月,粉煤系统调试和试生产阶段,系统氧浓超标,对粉煤安全运行造成很大安全隐患。刘广吾通过考察和对比,提出通过尾部返烟降低氧浓,实施后粉煤系统氧浓从原来的15%直降到现在的12%左右,系统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通过返烟,粉煤系统热效率大大提高,降低天然气消耗120m3/h,年节约成本65万元;降低氮气消耗1000m3/h,年节约成本13万元。
  在投产初期,立磨机生产最高负荷为14吨/小时左右,而且设备振动大,他通过连续多日现场观察和摸索,提出了调整立磨机挡风环间隙和调整立磨机磨辊间隙的方案。方案实施后立磨机负荷提高到20吨/小时左右,系统运行安全稳定高效,累计磨煤42000多吨,实现安全无事故,有力保障了直铅烟化炉粉煤供应。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刘广吾的好学、务实、创新,使他一路成长,2009年被评为公司标兵,2010年至2014年获得公司二级技术尖子称号。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