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的下一片蓝海在哪里?

2015年09月08日 13:33 472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2015年,稀土行业蒙上一层厚厚的阴霾。稀土行业的下一片蓝海在哪里?小微电机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这或许是稀土行业的另一个经济增长点。
  微电机的发展
  微电机问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79年就有了第一个专利。1907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生产了3W~4W的微型直流电机。1913年,美国GE公司在巴拿马运河应用微电机指示各类控制站的护板、闸门以及测量水位浮标等的位置,从而开始了专业化生产。
  我国微电机行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从为满足国防武器装备需要开始,经历了仿制、自行设计和研究开发的阶段,至今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已形成了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和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专用制造设备、测试仪器配套的完整工业体系。
  小微电机按功能可分为驱动电机和控制电机, 涉及精密机械加工、化工处理、磁材料处理、绕组制造、绝缘处理等工艺,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在生产、生活中,小微电机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汽车行业
  纵观中国近20年汽车市场,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汽车产量年平均增长24.3%,经历了10年的疯狂增长高速路。进入2010年后,我国汽车市场进入了调整期。在经历了短暂的市场增长恢复后,2014年再次出现下滑趋势,不过,汽车产业仍旧高于GDP增长,是多地拉动GDP的重要引擎。
  从全球分析,世界汽车工业是成熟的工业,供求量平稳,基本上维持6000万辆左右。按每辆汽车平均需要各种微电机约20个,全球原厂汽车配套需要各种微电机约12亿个。在高档轿车中,从车前照灯的自动控制到轮胎气压检测,汽车电子装置无处不在。汽车电子今后的发展方向将是各种控制系统分散到集中,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整车电控系统,由中央计算机控制大量微处理器、传感器、和执行元器件(包括大量微电机)。因此,人们对汽车用微电机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
  家电行业
  2015年5月,家用空调的行业生产总量为1194.35万台,同比下降5.8%,环比减少14.1%。冰箱总产量为740万台,同比下降1.3%,环比下降1.3%;总销量为749.3万台,同比下滑1.8%,环比下降0.2%。我国家用洗衣机行业总产量2281.4万台,同比下滑1.0%;总销量2277.7万台,同比下滑1.9%。其中内销出货量1582.1万台,同比增长1.3%;出口量659.7万台,同比下滑8.4%。
  2015年,家电销量虽有下跌趋势,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高端家电市场则在整体低迷中迎来逆势大涨,成为推动家电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力量。在《2014高端家电消费者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三成受访者表示,半年内有购买高端家电的打算;51%的消费者购买高端家电是基于更新换代需求,而新居装修和结婚用途的消费需求分别为35.4%、18.7%。
  同时,农村家电增长空间较大,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收入的增长,使用习惯的变化,家电的使用量还有很大的增长。另外随着家电行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化理念的变化,产品的不断创新,势必会带动家电产业消费需求增长。
  信息行业
  钕铁硼磁钢是智能手机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高端配件组成,其电声部分、相机调焦甚至以后的传感器、无线充电等功能均需要应用钕铁硼的磁性。数据分析表明,智能手机能保持着较快(升级)发展的潜力,对钕铁硼的应用需求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Gartner介绍,2015年的第二季度开始,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就已经严重放缓。更具体地说,今年第二季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共达到3.3亿部,与2014年同期相比虽然上涨13.5%,但是这个增长速度却是自2013年以来最低的增长速度了。
  IDC的公开预测,2015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设备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15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4.45亿部,较2014年增长12.2%,在整体手机出货量中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家居概念兴起,智能家用电器、智能电视、智能门锁等各种新产品不断出现,成为2015CES、2015MWC等国际消费电子展会的热点。各种智能设备普及,为公司相关器件和配件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
  简评
  智能时代的到来为小微电机的新需求打开了很大空间。随着工业现代化、装备现代化不断深化,自动化、信息化融合;数字化工厂建设等使得小微电机得到更广泛应用,微电机已由过去简单的起动控制、提供动力的目的,发展到对其速度、位置、转矩等的精确控制。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