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及铅冶炼工艺装备的进步
2015年07月08日 14:28 49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林文军 王文军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铅作为重金属,很多人会敬而远之,特别谈到铅冶炼,很容易想到“高危害、高污染、高能耗”等字眼,殊不知铅作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金属原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据统计,我国是铅生产大国,也是铅消费大国,多年来我国铅产量、消耗量都稳居世界第一,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发展更为迅速,近五年来全国铅年产量稳定在400万吨以上。
铅主要用于铅基合金制造,70%以上用于生产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有着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单体电池容量大、电流放电性能强、电压特性平稳等优点,在蓄电池行业一直占有牢固的地位。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铅在其它行业的使用也占有重要地位,如在颜料、电缆护套、弹药、轴承、焊料、板材等方面的使用近些年发展迅速。
铅冶炼的快速发展与我国铅冶炼工艺装备的进步密切相关,工艺简约化、装备大型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为高效冶炼与清洁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目前国内外通用的炼铅工艺可概况为传统法与直接炼铅法两大类,而直接炼铅法可简单分为熔池熔炼和闪速熔炼两种。
烧结、鼓风炉熔炼法是传统炼铅法的典型代表,主要设备为烧结机和鼓风炉,分两段分别完成氧化和还原过程,该工艺本身存在一些缺陷:①烧结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偏低,烟气二氧化硫转换率只能达90%左右,二氧化硫利用率低;②烧结过程产生的反应热不能有效回收利用,鼓风炉熔炼时需消耗大量冶金焦,能耗较高;③烧结烟气中夹带粉尘量大,烧结返料约80%,烧结成本高;④鼓风炉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低,不能有效回收,环保压力大;⑤工作、卫生及操作环境差,难以实现清洁生产,对职工健康危害大。由于该工艺较为成熟,且投资小,目前在国外铅生产仍占有重要作用,但国内由于环保问题已基本淘汰使用。2014年株冶集团就淘汰了原有的烧结、鼓风炉炼铅生产系统。
直接炼铅法中溶池熔炼的典型代表有QSL法、卡尔多法、水口山法(SKS)等。QSL法的关键设备为QSL炉,QSL炉为可90度转动的卧式长圆筒型炉,一炉内设有氧化区和还原区分别完成氧化和还原过程,有着能耗低、对环境友好、备料简单、烟气二氧化硫浓度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但该工艺同时有着物料品位要求高、操作控制要求高、渣含铅高、烟尘率高、粗铅含硫高、浮渣率高等缺点,国内曾由德国引进该工艺,但由诸多原因均被迫停产。卡尔多法的关键设备为卡尔多炉,卡尔多炉本体由内衬铬镁砖的圆筒形炉缸和喇叭形炉两部分构成,通过炉体的驱动电机可使炉子转动,使熔体在生产时处于转动之中,溶体传热传质效果优良,热利用率高,在一炉内完成加料、氧化、还原、出铅放渣四个步骤,但该工艺所产烟气中二氧化硫时断时续,二氧化硫浓度低,制酸成本高,且有中间物料多、金属直收率低、炉衬寿命短、耐火材料消耗高等缺陷。国内曾从瑞典引进该工艺,但由于生产成本高被迫关停。水口山法在借鉴QSL法基础上,保留了QSL法的氧化段,取消了还原段,还原段采用鼓风炉熔炼完成,炉体结构相对简单;与传统烧结、鼓风炉炼铅法相比,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工作环境明显改善,劳动强度明显下降,较为彻底的解决了烧结粉尘、低浓度二氧化硫污染等问题,且投资相对较低,在国内推广应用较多;但该工艺对原料要求高,不适合中底品位铅精矿的冶炼,冶金热利用率较低,所产高铅渣铸块在储运过程易出现扬尘碎沫,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在铅冶炼行业全面推广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直接炼铅法中闪速熔炼的典型代表为基夫赛特法,基夫赛特法的关键设备为基夫赛特炉,主要由反应塔、电热还原区、铜水套和包括余热锅炉在内的直升烟道组成,该法在反应塔内完成氧化过程和80%左右的还原过程,在电热还原区完成20%左右还原过程。该炼铅方法有以下特点:原料适应性强,对原料品位没有过多要求,可处理铅精矿、多金属金矿、锌渣、铅烟尘和二次铅物料等;炉子运行稳定、连续,炉体寿命长,维修费用低,作业率可高达95%以上;主金属回收率高,铅回收率98%,金银回收率99%,锌回收率60%以上;工作环境卫生条件好,烟尘率低,炉体密闭,烟尘烟气逸散少,工艺环保性好;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制酸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工人劳动强度低,所需员工数量少。基夫赛特法有着如上诸多优点,但也有着投资成本高、原料需经预干燥处理、工艺连贯性过强等缺点。我国江西铜业和株冶集团均引进该项炼铅工艺,均在投产使用,目前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其中,株冶集团在使用该工艺炼铅渣含铅可稳定控制5%以下,由于投产时间不长,该法能否在持续稳定运行的同时并全面达产达标,需要时间考证。
综上所述,随着铅冶炼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人类需求的逐渐多元化,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会日益增强,其产品用途将会更大程度的开发。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铅冶炼技术朝着“短流程、绿色、环保、清洁生产”的方向发展。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铅冶炼技术的升级与完善,装备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工作环境的改善,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升,部分企业已从传统的炼铅方式束缚中解脱出来,完成了铅冶炼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清洁生产。
责任编辑:杨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