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红色作证 西部铅都焕新颜
2015年07月05日 9:16 5688次浏览 来源: 四川日报(成都) 分类: 铅锌资讯
县情简介
被誉为“西部铅都”
甘洛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北部,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于1956年建县。全县幅员2156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居住着彝族、汉族、藏族、回族、苗族等多个民族,总人口22.77万人,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城镇化率20.58%,森林覆盖率38.39%。有出境公路3条,成昆铁路由北向南纵贯县境62.5公里。县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9种,其中铅锌矿储量大、品质高,曾被誉为“西部铅都”;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农业资源特色突出,人文资源积淀厚重,汉时的灵关古道、大唐时的“古南方丝绸之路”均在此过境设关,是川滇通道的重关要隘;旅游资源颇具开发潜力,有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有国家地质公园大渡河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马鞍山等自然文化景观。
红军过境故事
彝族群众为红军带路
据史料记载,1935年5月22日中午,由一军团参谋长左权、二师政委刘亚楼、红二军团第十团政委张爱萍率领的红军进入越西县城,越西县县长率护卫沿着古道朝今甘洛逃遁。23日中午,先头部队进入甘洛,在镇西追获越西县县长彭灿、教育局局长胡昌基、越西中学校长陈奇昌等,击溃保安团护卫两个连。
当年红军追至海棠,驻防的国民党24军某营约140人,企图依靠海棠城墙,负隅顽抗。红军兵分东西二路攻城,约10分钟,即攻下海棠城。红军受到当地彝族然夫家30多人欢迎,主动提出为红军带路;红军赠送步枪2支感谢。
红军攻占海棠后,当日夜,即沿“清溪峡”直抵大树堡,击溃国民党24军驻防的一个连。24日,佯攻部队即抵大树堡,砍树扎筏,作欲渡河攻取富林状。27日,却悄然撤走,沿清溪峡返回,过坪坝,在双马槽插小路,翻大山垭口包包,奔安顺场。越西城、海棠城的一部则经竹马垭口至安顺场,会合主力继续北上。
走进坪坝乡境内的清溪峡,两岸壁立千仞,谷底溪流淙淙,一条由坚硬的花岗石铺筑的道路蜿蜒通向远方,石板路上留下的马蹄印至今清晰可见。这段历史厚重并留下了红军长征足迹的古道,如今,已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观察
困境崛起、二次创业
80年前的甘洛,封闭落后、社会混乱、人民贫穷,百废待兴。
80年后的今天,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沐浴下,甘洛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铅锌价格大幅下跌,以铅锌为主的甘洛县域经济遭受重创、跌入低谷。“十二五”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甘洛县委、县政府审视县情,拟定了全力打造“一节点、两基地、三新区”(凉山北部重要交通节点,攀西地区重要的矿冶加工基地和水电能源基地,凉山北部新材料加工区、特色农产品加工区和彝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示范区),实施“经济总量翻番、全州排名升位”的发展思路以及“持续抓好矿区、新区、园区和水电产业、特色农业、民生事业‘三区三业’建设,全面启动工业园区和县城河东新区规划建设,统筹推进省级平安县、省级生态县、省级法制县、省级绿化模范县‘四创联动’”的发展举措,开启了“困境崛起、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推动了县域经济在艰难困境中顽强崛起。
矿业经济稳定发展。稳定老矿区、激活沉寂矿权,加快推进新矿区开发。
水电产业强势崛起。甘洛水电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95万千瓦,地方中小水电可开发量达60余万千瓦。该县把水电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支柱来打造,全面推进水电开发。目前,全县建成投产水电站达102座、总装机51.28万千瓦。
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甘洛县立足交通、电力优势,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采取了边建设、边招商、边完善、边成长的模式强力推进建设。已成功争取到全省唯一一个铅酸蓄电池集中发展园区落户甘洛。目前总投资3个多亿的园区路网、输变电站等基建工程全面推进,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4.95亿元的7家企业入驻园区、开工建设。
走进海棠镇正西村,一个崭新的产业园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站立山头远眺,广阔的原野上,新建的公路宽阔平坦、纵横交错,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挖掘机装载机正在紧张工作。
刚刚建成试生产的鑫晶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陈乾贤厂长说,“公司预计今年产值将达7200万元;明年若满负荷生产,年产量8000吨,年总产值超过2亿元。”
特色农业加快培育。该县建成30万亩核桃、5万亩黒苦荞、1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2007年荣获“中国黒苦荞之乡”的美誉,“彝家山寨黒苦荞茶”获得四川名牌称号,系列产品远销省内外。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群众生产生活大大改善
道路交通大改善。甘洛地处峡谷,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公路,交通十分不便。建县以来,随着出境路、通乡通村路等项目的先后实施,县境内通车公路里程达到1064公里。“对外大通畅、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6月15日,我们走进前进乡尔姑村,看到一栋栋青砖红瓦的彝家新寨错落有致地落在山间。“我家的新房是自己设计自己建的。”阿依子什莫笑着说。“建新房花了20多万元,国家补助了2万元,修了沼气、安装了太阳能。现在的日子和城里人一样安逸!”
甘洛坚持把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开发重要内容,统筹推进新村新寨建设。近5年来,全县累计建成79个新村新寨惠及1.67万户7.53万人;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200余处,解决了近10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职教攻坚成效显著。全县投入各类资金近2432万元,新(改扩)建卫生院、卫生室33所,村卫生室227个,群众看病难问题初步得到解决;总投入3805万元的斯觉大堰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新增和改善灌面5.35万亩;投资2963万元的田坝河和县城防洪堤工程竣工投用;总投资1692万元的赤普沟、乐日沟矿区地质灾害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全面竣工;争取和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3亿余元,扎实推进了洪灾灾后重建工作;总投资3.3亿元的“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启动、加快推进……“困境崛起、二次创业”,如今的甘洛,迈上了跨越发展的崭新阶段。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