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污水治理技术创新 将带领行业进入新时代

2015年06月23日 9:15 2115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应用   作者:

       钛白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隐患,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如今有了重大技术突破。6月14日上午,宁波新福钛白粉有限公司钛白粉酸性废水综合治理资源回收项目专家评审会在宁波镇海举行,意味着这一项目即将真正上马,通过将生产废水有效回收利用,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据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副会长柴正和向记者介绍,钛白粉被认为目前世界上性能最佳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印刷油墨、化妆品等工业,其消费量从1999年24.8万吨增加至2014年的24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17%,远超GDP增速。
  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会中心钛白分中心主任、全国钛白行业专家组组长毕胜告诉记者,我国共有钛白粉生产企业57家,年产能300万吨,为全球最大钛白粉生产和消费国家,“生产行业却面临环保考验,生产过程排放大量废硫酸、酸性废水、废渣和废气,污染相对严重。”
  据了解,当前,环保部正在制定钛白粉工业污染物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钛白粉行业能耗标准,正在讨论并制定中的《钛白粉行业规范条件》也有望于今年出台。这些新的行业法规政策将加快钛白粉行业整合步伐。与此同时,业内大型企业已经提前着手,加强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取得了突出成果。
  毕胜表示:“随着市场行情的急剧变化,加上严峻的环保压力,近一两年来,业内已有多达10家以上不具长远发展力的小微钛白企业关闭、拆除,或处于基本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之前大小掺杂的无序乱象。预计未来1~2年,还将有一些中小钛白企业逐渐淡出。”
  他认为,《钛白粉行业规范条件》、《钛白粉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两大政策出台后,将会显著提升钛白粉企业的进入门槛,进一步催化小产能退出,促进行业整合和集中度提升。
  硫酸法钛白粉的最大弊端是“三废”排放量大,处理费用高,企业将此视为沉重的“包袱”。“将被动化为主动,发展市场化产业链,是钛白粉企业长远健康发展之根本。”毕胜介绍说。
  柴正和认为,当前行业在“三废”处理和综合利用上已获得许多成果,出现了除酸-钛以外的多种联产法清洁生产模式,对行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些联产法产业链都具有浓厚的企业或地区产业特色,有较强的局限性,很难向全行业普及和推广。对此,毕胜给出的建议是,各企业应因地制宜,针对本企业和周边产业和市场,做好废副综合利用,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建立有企业和地区特色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真正实现资源吃干榨净和充分有效利用。
  作为国内首家试行钛白粉酸性废水综合治理资源回收项目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宁波新福钛白粉有限公司年产近10万吨,规模与品牌均排在行业前列。该公司董事长陆祥芳表示,经初步测算,通过该项目可达到综合治污费用与回收产品价值的平衡。该项目将废酸和稀酸水转为生产用水,全部回用,实现污水“零排放”;将重金属污染物分离浓缩,便于转化为价值较高的絮凝剂;将浓缩的洁净稀酸进一步浓缩至70%,使酸全部回用。
  对此,柴正和告诉记者,钛白粉污水治理技术创新,将带领行业进入一个新时代。“不仅有效解决钛白粉生产企业普遍面临的高耗难题,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对于目前国内钛白行业发展具有极大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此外,该项目开创性采用一般只用于企业与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BOT模式,减轻了企业的运营压力,同时可为国内其他企业开展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