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科研的刘一宁
2015年06月02日 9:29 577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朱桂华 戴惠敏
在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能看到这样的一个身影,头发花白、衣着朴实、身板挺立,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实验室里。
“刘教授,前年做银浮选的实验,……”“原料银含量350克每吨,经一粗二精二扫,精矿银含量2000克每吨的那个么……”“药剂制度当时是什么样的?”“高温硫化半小时……”他就是株冶公司一级专家、技术中心首席专家刘一宁。他就像个“移动记录本”,实验数据、操作条件、设计方案等都精确地储存在他脑海里,大家碰到难题总是来请教刘教授。
“解开技术难题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
自大学毕业分配进入株冶技术中心,近30年来,刘一宁一直沉“迷”在看似枯燥乏味的科研中, 解开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2010年9月,锌电解大规模烧板。看着一块块斑驳的析出锌,大家都急在心里。刘一宁所在的团队接到解决这个难题的任务,大家蹲点在电解槽上,测量各种数据,观察现象变化,不时做着记录,思考,讨论,研究,蹲累了就伸伸腰,冷了就跺跺脚,不经意间一整夜就过去了。天亮了,团队里的年轻人都腰酸背痛了,大家劝年近花甲的刘一宁回家去休息。他说:“有点思路了,我要去做几组实验验证下。”他毅然地拖着疲惫的身体向实验室走去。
就这样连续3天,刘一宁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实验室。通过反反复复的试验,终于,导致烧板的元凶找到了--“骨胶”。大家依据试验结果指导生产,控制了骨胶的加入量,烧板现象便逐步得到解决。
就是这种痴迷,刘一宁坚守在科研第一线。先后主持了“铟系列产品研制和产业化”、“从废靶中综合回收铟、锡的研究和应用”等50多项科研攻关任务和新产品开发项目,获得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1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发表论文数十篇,他也被评为省企业“十优百佳”先进个人、公司标兵、公司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创新,就是把之前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铟是铅锌冶炼企业综合回收重点产品之一,可是铟生产工艺存在流程长、中间损耗高、回收率低等,严重影响铟产品创效能力。如何提高铟的回收率成为挖掘增效的重点课题,于是公司曾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过离心萃取提铟技术的研究,但因未攻克关键技术,致使铟萃取过程乳化无法控制而终止研究。
2009年9月,刘一宁提出了直接从氧化锌酸性浸出液中萃取提铟新技术研究项目。当时很多人认为这项工艺在公司原料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实现, “创新,就是把之前的不可能变成可能。一切都以事实说话”。刘一宁凭着这股坚韧的劲头,在质疑声中开始了实验。
由于原料异常复杂,萃取经常乳化,数月下来数百个试验样全呈牛奶状。实验的停滞不前,让他茶饭不思,但他没有轻易放弃,不管在厂里还是在家里,没有一刻停止思考。甚至半夜想到了什么就马上爬起来,赶到实验室立即进行验证,实验数据也写满了好几个本子。2010年3月的一天,冷风啸啸,气温接近零度。晚上,正在家吃饭的他看着碗中的汤,突然想到:可以将溶液先进行净化,再进行萃取。随即,他放下还未吃完的饭,驱车赶到了实验室。实验终于有了突破,他顿时开心得像个孩子。
通过一年的技术攻关,萃取分相越来越清晰,指标越来越接近理想。2011年6月,直萃第一次半工业试验开始进行。夏日炎炎,工作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刘一宁与大家一起,解决了工艺、设备、指标优化的等一连串的问题。那段日子,大家虽然非常累但没有人抱怨,心里都明白“刘教授这么大年纪了还这样工作,我们年轻人有什么可抱怨的”。
锲而不舍,终于迎来了优于行业水平的结果。2012年5月,铟直萃项目终于揭开了面纱,成功应用于生产。至今,已创效数千万元,成为公司的效益增长点。
责任编辑:杨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