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实绩效管理?——七位一体新模式

2015年05月23日 9:45 62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绩效是管理工作的终极目标。任何一个组织,对绩效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但真正把绩效管理做实的并不多。结合工作体会,本人以为应抓好7个方面。
  基于战略与定位设定绩效考核导向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仍然按行业进行分类管理,尚未根据功能定位完成公益、垄断、竞争企业的划分,因此,对国企的考核以净资产回报率、经济增加值为主就不足为奇了。再如,一个以国际化经营为目标的矿业公司,将海外资源开发作为重大战略。然而,面对财务经营压力,让海外资源勘查尚未完成、工厂建设还在论证的单位,以利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导致该单位不得不把精力用于创收,荒废了主业,影响了集团公司的战略布局。做实绩效管理,首要任务是根据组织的功能定位、战略规划和发展阶段确定考核思路。
  领会高层意图,理解业务全貌,统筹设定考核指标
  考核部门应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抓要害、抓短板,统筹设计考核体系。为此,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及时收集、准确领会管理层传递的各种信息,并将其融入考核指标;第二,深入理解被考核对象的工作实质,设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考核指标。
  譬如,在了解到贸易合同可能存在纠纷时,即应形成“贸易业务问题处理”考核指标;在听到领导提出应加强工作落实检查时,即应形成“加强工作督办”考核指标;在发现项目推进不力时,即应形成“制订并执行XX项目一体化推进计划”考核指标。
  以行业标杆为基准设定绩效指标目标值
  在设置目标值时,以下两种现象十分常见:脱离实际,简单遵循“今年要比去年高”;目标值还算靠谱,但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仍坚持不对目标值做出调整,让被考核者自行消化。目标值确定不当,是考核费力不讨好的重要原因。
  把行业的净资产回报率、技术经济指标等划分为上、中、下或优、良、差,综合考虑被企业的资产状况与运营水平,选择不同的等级作为达标值、中位值、挑战值。该方法参照性强、感知度高,消除了市场因素对单个企业的影响,是一种相对客观、有说服力的目标值确定方法。
  通过经营检讨和述职加强绩效过程管控
  绩效考核重在过程。绩效经营检讨可按半年、季度组织,可采取正式述职或经济活动分析形式。开展述职时,要对照《业绩合同书》,逐项回顾指标完成情况,没有按时间、按标准完成的,要深刻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核心是考核双方要就前阶段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的努力方向、措施、时间安排、资源落实等达成一致。
  操作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做好解释宣传工作,让述职者消除疑虑;二是要组织好现场述职,确保其成为剖析问题、寻找策略、达成共识的过程;三是要认真落实任务分解、工作督促和跟踪检查。
  以等级锚定和“刻度尺”细化评价标准
  对能量化的指标,选取百分比法、插值法等,做到计分公式化,让被考核者能够自助式地计算出考核得分;对难以量化的指标,要划分出等级,明确每一等级对应的要求,增强操作性。比如“妥善处理贸易问题”,不好量化,可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拟订标准:横向(任务范围),可从“贸易合同文本的权利义务梳理”、“未主张权利的有效主张”、“呆坏账清理”等设定等级;纵向(工作进度),可从“权利义务梳理”完成时间、“有效主张权力”实施时间以及“呆坏账清理”的完成率、时间节点等设定等级。
  所谓评分“刻度尺”,简言之就是评价者针对某一评价指标,一次性描绘出所有被评价者在“刻度尺”上的相对位置。把指标权重隐置于后台,评价者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指标孰轻孰重上,也不过多关注最终得分是93分还是94分,真正做到以同一把尺子量不同的评价者,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
  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全面应用评价结果
  工作中经常碰到,设定的目标太高,完成不理想,根据考核细则计算的得分低,绩效年薪或奖金大幅度缩水。于是搞“人性化处理”,搞变通、搞平衡,在照顾部分人利益的同时,打击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为保障绩效面谈有内容、有针对性,在开展绩效考评时,可推行实名制考核,要求考评者在做出评价打分的同时,从工作方式方法、能力经验、为人处世、团队协作等方面,为每一位被评价者提出2-3条或更多的建议。认真汇总梳理后,可形成高质量的绩效改进材料,以此为依据,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并就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措施等达成一致,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加强指导,实现绩效改进并非难事。
  注重培育绩效文化
  组织的文化生态,决定了组织应该选取的考核模式。重视精细化管理的企业,对制定系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定期更新;倡导团队协作的组织,可能并不欢迎严格的个体考核,而愿意让团队开展收益分享;注重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组织,乐于在各个层面推行经营检讨与述职。
  考核,并不完全取决于可丁可卯的数字,而是价值观导引、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是一把手的最终定夺。因此,说到底,绩效考核取决于一把手,绩效文化就是一把手文化。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