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材料推动电动汽车发展

2015年05月14日 10:4 31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材料前沿

       日前,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联手德国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车指数。基于科研支持、行业发展和市场行情三个维度,该指数对比了在电动汽车业务领域排名领先的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中国与韩国七个国家,中国在各个方面的综合排名居于榜单中下游,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市场体量大,政府补贴力度强劲,这些都是电动汽车行业的利好因素。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合伙人沃尔夫冈·伯恩哈特着重分析了德国电动汽车企业面临的困难,他指出:“近几年,德国的汽车制造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动汽车研发,在技术层面上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使他们有能力在高端车型中进行电动汽车的大批量生产,但是他们仍然受到电池成本和重量问题的困扰。”其实,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中。鉴于中国汽车行业起步晚、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和市场仍需完善的现状,为缩小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环保要求和材料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促进电动汽车发展
  从2020年起,欧洲市场95%新注册的汽车都将需符合新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从现在的130克/公里下降到95克/公里,2021年后标准将更加严格。对中国市场来说,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本身的环保优势尤为可贵,中国政府也欲通过新一轮鼓励政策刺激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2015年我国交通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初具规模,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总量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备,新能源汽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利好因素。
  在长远规划之外,汽车企业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研发出更成熟、经济的关键技术。轻量化材料的设计理念是电动汽车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力,大幅减轻车体的重量才能抵消电池增加的重量。但时至今日,电动汽车的初期设计、模块化系统和材料应用还是没有突破传统汽车的模式。
  德国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马库斯·托内斯对此解释道:“模块化系统使汽车生产商能够大批量、低成本地生产汽车配件,但是电动汽车要比传统汽车重大概10%到30%,这就拉低了电动汽车的效能。汽车生产商应该着力于开发像碳纤维强化塑料和铝合金这样的替代材料。但即使不考虑成本,短时间内汽车制造商也无法将轻量化材料大规模地应用在电动汽车制造上。”
  中国是电动汽车生产补贴领域的领跑者
  中国为发展电动汽车进行的大规模补贴项目已经持续几年时间,补贴总额近77亿欧元。政府也在不断扩大充电设施的网络,并引入民营资本发展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生产繁荣,调控政策功能强大。马库斯·托内斯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对进口电动汽车有严格的管控,进口电动汽车的发动机、电池或动力电子设备关键零部件中,只要有一种是由中国专利持有者供应,那么电动汽车便只能在中国登记注册。”
  尽管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新车有5.3万辆,销售量高居世界第二位,但其中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数量仅占所有种类汽车销售量的0.2%,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其他汽车大国。为缓解整治大城市污染水平的压力,中国政府将颁布新政策,专门针对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进行补贴;并将着眼发展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作为公共交通的替代资源。很多外资车企仍然虎视眈眈,蓄势在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中分一杯羹。
  科研支持、行业发展和市场行情是排名的三大指标
  有关专家分析了七个汽车大国在科研支持、行业发展和市场行情三方面的表现:
  在科研支持方面,中国政府对科研活动的投入最大,到2016年将达到近77亿欧元的补贴水平。同时期,日本的补贴额也小幅上涨到1.7亿欧元。大多数国家对电动汽车企业的公共补贴都大幅下降,其中美国和意大利的补贴力度最小,居于末位。
  在行业发展方面,日本、美国和中国排在前三位,中美两国与日本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得益于这些国家汽车和电池制造业占GDP的比例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第三季度起,受国内需求增加的影响,中国电动汽车零件的生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在市场行情方面,美国的电动汽车销量仍居市场首位,在过去的12个月里共卖出12万辆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但中国市场销量增长最快,电动汽车的销量达到5.3万辆,比去年同期翻了超过一倍,但总量依然落后于法国、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城市和当地政府的需求大力推动了销量的增长。这样两位数的增速也出现在德国(27%)和法国(13%)。如果就电动汽车与所有种类汽车的比例来看,法国以0.9%的比例高居首位,其次是美国(0.73%)和日本(0.43%)。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