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量化是技术革命还是炫技?

2015年05月14日 10:2 30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材料前沿

       09-17-49-13-7743

    上面这张图片其实很有意思,这是目前汽车车身轻量化追求的极致。以市场在售的A0和A级车来说,白车身的重量一般都在300~350kg之间,两个成年人是完全不可能轻松搬动的。
  汽车轻量化概念是这几年热议的一个话题,那为什么汽车要“玩”轻量化?首先我们得说说什么是汽车轻量化。汽车轻量化的概念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刚度、模态以及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
  那么汽车轻量化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到底有多大影响?
  汽车轻量化的这个释义我们很好理解,同等动力配置下的汽车,汽车整备质量越轻,动力性肯定越好,油耗会越底,排放污染也就越少。但是到底对油耗和排放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来看看几组官方的数据。世界铝业协会的报告指出, 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大众汽车公司的研究成果认为,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每百公里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8~11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5L。尽管说法不太一致,但是都表明了轻量化对节省燃油都有直接影响。
  这组看似很美的数据,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实现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目前汽车的轻量化主要依赖于铝合金,G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CFRP(碳纤维)等新材料实现减重。铝合金比重为钢的三分之一,但是强度不如钢,所以在薄板的运用上厚度要比钢板厚,在车身的使用上,均衡强度和重量后,相比如钢制车身,可以实现30%~40%的减重。而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比重都不到钢的四分之一,能实现的轻量化比例就更高。但是这几种新材料,不仅受限于加工工艺控制难,良品率低,供应链少,而且采购成本都非常高,对于大多数主机厂来说都较少去尝试。目前仅仅只有奥迪的A2、A8、TT,路虎的揽胜,福特F150、特斯拉等等几款豪华车型采用了铝合金车身。而量产车目前仅有宝马i3、i8采用了碳纤维和铝合金通过粘连工艺组合的车身,售价都相对高昂。
  对于大多数人消费的A、B级车来说,按照世界铝业协会的数据来看,整备质量1.3吨左右的A级车要实现10%的减重,即130kg的重量,在不考虑铝合金、GFRP和CFRP等新型材料的前提下,想要保证汽车的强度、刚度、模态以及安全性能,几乎没有可能性。通过热成型材料以及结构对车身进行优化,虽然刚度提升了,车身的减重空间却非常有限,不超过车身总重的5%,但是热成型钣金的模具开发费用却是普通模具的两倍以上,对于厂家来说可能是得不偿失的结果。在动力和底盘的开发上,主机厂则受限于开发周期和供应商,在不使用新材料的情况下,减重空间也是非常狭小。而铝合金、GFRP和CFRP等几种新材料的高昂使用成本,对于成本控制比较敏感的A级车来说,使用和推广就显得较为困难。而类推于1.5吨以上的B级车,在底盘悬架和发动机、变速器壳体、悬置等部分会采用铝合金减重之外,其他新材料的使用也是凤毛麟角。
  对于国内大多数厂家来说,目前采用铝制车身和CFRP都不太现实,不仅要更改冲压、焊接、涂装的生产线,而且铝合金和CFRP结构件的供应链也几乎处于空白,仅有美国的诺贝丽斯2015年在常熟投产铝板,目前主要供给捷豹路虎。CFRP由于其成品率较低,量产车仅有宝马在两款新能源车型在尝试。于厂家而言,与其投入更多的研发经费和设备去实现效果不太明显的轻量化,不如把更多的资源放在动力系统的优化上来的实在。
  轻量化的环保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市场前景又在哪里?
  目前行业内的一致分析认为,与传统车相比,电动车的轻量化更为重要,因为电动车除了减轻车身重量外,还有在一定续航里程下的电池可以减轻重量,而电池正是电动车里最昂贵的成本部分,在汽车行业有种说法,电池的续航里程每增加10%,电池成本需增加八万左右。因此,使用替代钢板的新材料和新技术所增加的成本,需要用大幅度地减少电池的用量来平衡。
  目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和价格都不太令人满意,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逐年降低,而电池技术又没有太大进步的前提下,轻量化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以特斯拉为例,整备质量2.1吨,而锂电池的电池组就高达900kg,占比达到45%左右,而车身通过使用铝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特斯拉顶盖),相比于传统车型,减重比接近40%。这也是目前特斯拉在兼具动力和续航里程上独领风骚的关键所在。i3的车身则由碳纤维和铝合金粘连而成,算上230kg的电池组,也只有1195kg,比同尺寸的车型来说,要轻了300Kg左右。但是其续航里程只有160km,与其电池组小是相关的。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