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掘金图谱显现 光伏行业急跳龙门
2015年05月14日 9:6 424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土 作者: 万晓晓
新玩法重构行业格局
协鑫集团是中国“光伏制造”时期少数几个被肯定的公司之一,不过,掌门人朱共山已经不再希望以“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名片,他的雄心是“可再生能源的方案提供商”。为此,他于2014年两度押注终端电站,在港股和A股各并购一个上市平台。
终端发电在新政策的驱动下,正步入前所未有的高增长,为光伏这个盛极而衰的产业呈现新的可能。搭乘能源互联网的热潮,光伏电站吸引了诸多场外选手关注,2014年,有同样雄心的多家公司在资本市场搭建了新平台,重构商业模式。
2015年,被称为光伏发电行业的爆发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中,将全年新增电站规模从15GW上调到17.8GW,“一带一路”的战略沿线,也为光伏发电勾勒出千亿元规模的掘金图谱。
光伏行业的从业者相信,在艰难的融资环境中逆流而上,跃过光伏电站的“龙门”,中国的光伏产业将会掀起二次浪潮。而飞跃的密码正如朱共山所说,“下一轮热点,不再是规模和成本致胜,而是由科技和金融驱动的”。
金融工具助推器
据悉,协鑫新能源将会在明年第一季度,把Yield Co金融平台分拆上市,上市地点有意放在美国。一旦上市之后,会将财务并入协鑫新能源公司,为之带来更低成本的融资,为协鑫新能源在光伏电站的收购提供保障。
Yield Co是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和商业模式,属于固定收益成长型上市基金,尤其为光伏从业者关注,甚至被称作是金融界对于光伏资产的认可和证明。其本身并不参与项目开发建设,而是持有高质量项目,从而具备较低风险属性,获得低成本融资,其作用类似于房地产行业的REITs。
据了解,通常,上市之后的Yield Co公司,会有70%~90%的收益比例要用于回报投资者,而其收益率并不算高,约在6%~8%,但能极大缓解项目开发者的资金压力。协鑫新能源的总裁张立昕指出:“将以此产生循环资金,未来,协鑫新能源会将开发完成的项目装入Yield Co公司,并从中获取资金用于下个项目的开发”。
为了加快进程,协鑫吸引到美国高盛集团加盟。4月27日,协鑫新能源公告,向高盛集团分两期发行1亿美元的3年期可换股债券,此债券为零利息,未来可以20%的换股溢价转换成Yield Co上市公司的股份。“融资成本在光伏电站的成本构成占比较大,约占40%,另有50%为电站材料成本,10%为运维成本。因而,零利息融资,意味着高盛对协鑫新能源光伏电站业务的认可,意在Yield Co下一步的上市计划。”协鑫新能源人士介绍。
协鑫必须要加紧这一上市步伐,因为,阿特斯也在积极备战 Yield Co平台,并很可能于今年第四季度在美国交易所上市。“光伏电站是需要资金实力来推动的,不做金融工具创新的公司很难持续,很快就会受制于电站的资金周期”,协鑫新能源总裁张立昕指出,业内公司都想长期持有电站,以获得电费的稳定收益,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长期持有,其核心竞争在于低成本的融资能力,并且要拥有优质的电站资产包。毕竟,1GW的光伏电站需要资金约在70亿元至80亿元人民币。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也认为,以金融工具创新推动光伏电站项目是至关重要的。阿特斯采用的另一种金融工具是发行ABS债券,形成小型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租赁合同,并通过国际评级机构评级,在公开市场发行债券,阿特斯曾以此在美国融资了3.2亿美元。
“Yield Co适合于成熟运营的电站项目,国内目前尚待环境完善,比如上网电价保障、电力公司和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等,对于信息透明的要求非常高。”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表示。
据了解,爱康科技未来也有可能在中国发行首单光伏ABS债券,以提升电站的现金流,凭借着20亿元的定向增发以及ABS的杠杆,今年将步入GW级电站运营商行列。
孵化新平台
融资仍然是光伏行业里的头等大事。如果顺利的话,晶科能源的光伏电站业务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分拆上市。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认为,“分拆之后可以不受光伏制造的影响,更好地募集资金发展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晶科的光伏电站分拆孵化,是基于其主营业务合理的利润率和相对稳健的财务数据。目前,晶科的收入仍然主要来自光伏制造产品,去年公司净利润6.73亿元人民币,大幅高于上一年度的1.88亿元,其中,晶科的光伏电站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10%,达2.37亿元。
据了解,在中国光伏组件供应商中,晶科的毛利率一直领先,并且于2013年二季度率先走出亏损,在此后的经营中亦表现不俗。因而,同样备战“光伏电站入户”的概念上,晶科相较于英利新能源有更大看点。
可以看到,在同业都以“跃龙门”拓展光伏电站平台的时候,曾经的老大英利仍然受制于沉重的制造包袱——尽管英利掌门人苗连生提出“二次创业”,并声明重点将向下游电站项目推进,但其前行痛点仍在于高达95%的负债率及高昂的债务偿还。
英利几乎是同业中经营数据最差的公司,其于去年一季度即对外宣称将扭亏,事实上并未实现。公司各季度依然重亏,全年亏幅达13亿元人民币,这已经是英利连续四年的亏损,共计亏损额超过90亿元人民币,2014年,英利让出全球组件出货量冠军之座。
英利公关部王志新表示:“公司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应付今年的短债偿还,未来在经营策略上将更重视利润,而不再致力于出货量冠军,并且,公司也无意于下一届世界杯的赞助”。
5月3日,英利有笔12.7亿元短债到期,公司以卖地筹措资金,将“闲置土地”以5.88亿元出售给保定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今年10月,公司仍有笔10亿元短债待偿。
此前有媒体报道,“2013年,英利以决战誓师方式宣告向下游发电领域进军,誓言两年后进入国内下游发电前两名”。苗连生向媒体介绍,“2014年,英利共开发了400兆瓦左右的电站项目,其中超过半数预计将在2015年上半年完工”。
然而,这个时候,行业涌现出来自各方的新玩家,且都宣称在今年将完成GW级别的目标。
江山控股便是这其中的一例,4月29日,江山控股一连发布三个融资公告,共计融资22.6亿港币,其中包括配售新股、两年期可转换债券,以及三年期债券。
江山控股董事局主席刘文平表示,江山控股是以现金净资产获得投资人青睐,“我们是从一个负债率基本为零的纯现金公司起步,收购太阳能电站,没有产能包袱,也没有可转债拖累,利于投资人的计算。在上轮增发完成后,公司净资产约在30亿港币左右”,刘文平说。
尽管这样的融资方式摊薄了原有股东权益,但刘文平认为,由此公司的净资产增加速度远高于股权的摊薄速度,保障了每股收益。
江山控股于去年开始布局光伏电站,在此之前,其核心业务为物业投资和仿真植物销售。同样,爱康科技、联合光伏等也于去年开始进入光伏电站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投资机构和民间资本并未忽视光伏电站领域的蓬勃态势,轻负债的新公司显然更容易获得青睐。
4月29日,中国财政部下属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附属公司认购了联合光伏30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7.5%。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是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被视作是国有金融巨头借助联合光伏平台,实现与新能源产业的对接。5月7日,联合光伏再获拔萃资本认购50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拔萃资本由原工商银行香港分行行长孙新荣与阿里巴巴集团部分创始股东联合创立。
能源互联网
在掘金光伏电站最火热的时候,那些曾经在资本市场获得极大关注的光伏制造商,不得不直面来自财务和管理的漏洞,并承担战略激进的后果。
除了深陷短债压顶的泥沼,行业里也不乏“光伏制造”梦碎的公司。保定天威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例国企债券违约事件。
4月21日,保定天威集团公告称,由于去年发生101亿元巨额亏损,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融资能力丧失,资金枯竭,经多方努力仍未筹到付息资金,因而中期票据违约。天威集团表示,将努力通过资产处置等方式筹措资金。天威此前以输变电为主业,后大力涉足光伏新能源业务,带来资产计提和重负亏损。这也是天威集团连续四年亏损,且额度不断扩大,至2014年末,天威总负债210亿元,总资产129亿元,严重资不抵债。
而在去年,A股超日公司因公司债违约,宣告破产重组,继而被协鑫收购,现在更名为协鑫集成。据了解,今年,协鑫集成将以光伏电站的系统集成为载体,开发更多金融配套产品和智能运维服务。
互联网金融成为其中重要手段,协鑫集成董事长舒桦表示,公司致力于以融资租赁方式解决项目开发资金,结合互联网金融结合,创新金融模式,如众筹模式等,进而实施人人用得起的光伏计划。
“协鑫集成通过可靠的高效系统发电量与金融机构合作,结合系统发电量终身保险,提供项目开发小额贷款,并提供相应担保,增加融资便利,减少融资成本。”舒桦表示。
在他看来,能源互联网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能源资产市场”,实现能源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这个“市场”可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形成供需互动和交易,也可以让更多的低风险资本进入能源投资开发领域,并有效控制新能源投资的风险。
民间利用能源互联网的新模式也在孕育。4月27日,航禹太阳能科技推出全民光伏平台的内测版本,近期,航禹已经完成了第一轮股权融资,公司正试图将全民光伏平台向社会开放。在计划中,每个人都可以在指导下上传屋顶信息,而航禹公司将对优质屋顶引入招标环节,让优秀投资商参与竞购并支付相对较低的佣金。
“这是一个全民找屋顶平台,意在充分挖掘光伏项目资源,利用互联网共享的方式,对接给EPC和投资商”,航禹太阳能董事长丁文磊表示,“这是以单方收费手段鼓励资源拥有者参与进来,类似于与搜房网结合滴滴打车的模式”。
那些潜伏着的具有独特优势的圈外公司,也将在能源互联网时代峥嵘初露。
华为能源逆变器产品与解决方案总工程师胡宣春说,我们整个公司已经从之前的“有利于人民的沟通与生活”,优化成“为大家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全链接世界”,希望未来身边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加入我们的物联网世界。目前,华为公司在光伏领域推出了“智能光伏2.0”。
去年以来,阿里巴巴集团加大了对“阿里云”的推广,4月23日,中石化对接阿里云,对传统石化业务进行技术升级,重点将在混改中的销售公司,这也被视作中石化在“能源互联网”的部署。4月初,阳光电源(300274)也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通过阿里云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连接,提供光伏电站智能运维服务。阿里云总裁王文斌指出,阿里云要做中国云计算的“公共电网”,而与阿里云平台达成合作的云服务商,则是“电器公司”。
业内预期,“互联网+能源”的概念将以重点项目的形式在“十三五”得到实质性的设计和体验,因而,行业里也对“互联网+”有呼之欲出的风起之势。
对此,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强调,“科技才是带动光伏产业稳健发展的火车头,只有技术革新推动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和成本下降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储能等相关产业才能为光伏创造新的发展思路和机遇”。
“光伏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产融结合是必然趋势,但目前的金融体系和商业模式还不能够满足能源互联网新生态的需要。”朱共山表示。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