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难忘有色报

2015年03月16日 9:26 200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2014创刊30周年征文   作者:

  光阴荏苒,时光如驹,距我初识《中国有色金属报》有三十年了,距我写作《情寄有色报》的短稿也二十年了。时光总用它无情的鞭子残酷地抽打有情的日子,总在催生我头上的白发;日子恍惚在一晃眼间叠加,把我叠加成了年逾半百的准老年人了。回首这半百日子,最是难忘有色报。
  1985年8月底,我带着自己的青春梦想和未来憧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东波矿报到。当时,一场特大山洪涝刚刚洗劫过这座矿山,很多地方还是一片狼藉,没有在洪水的扫荡中缓过劲来。看到矿山被洪水摧残的惨样和四周铁壁合围似的高山峻岭,我沸腾的心倏忽间降到了冰点。这就是我将终日厮守的地方?我被分配到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组织科的同志带我去认识工作环境。我的第一个上司正趴在办公桌上看《中国有色金属报》,看得是十分的入神,待到他看完了才看我。组织科的同志一介绍,他把手伸过来,就是一迭声的欢迎欢迎。组织科的同志刚一转背,他就把那张《中国有色金属报》给我看。这一期的报纸上有本报记者郑锦梅、刘泽民、董松柏和通讯员文先炯采写的长篇通讯《中流砥柱》,其实,文先炯就是我的这位上司。涉世未深的我对文章能上报刊的人有一种崇拜之情,想不到这个人就站在了我的面前,还是我的上司。我将《中流砥柱》一口气读了两遍,从中收获颇丰。过了数月,我的上司拿了一篇文章给我,谦虚地说要我改改来个第一次合作。原来上司是要写《中流砥柱》的续篇,但上司是写材料出身,其文采要成续篇相去甚远。明晓了上司的意图,我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刀阔斧地把稿子改了个稀里哗啦。除了通讯事件本身,基本上不见原稿踪影,题目也改成了气势磅礴的《战天斗地》。上司看了,丝毫不以为杵,还赞誉有加。不久,这篇通讯在《中国有色金属报》上见诸报端,我的文章也第一次变成了铅字,这对我的鼓励自不必说。由此发端,拙作频频在《中国有色金属报》上亮相。1994年1月27日的《共同构建有色文坛新景观——1993年五光十色副刊管窥》,《中国有色金属报》用了半个版面的篇幅让我很是感动,我也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记忆深刻的是一位读者对我的文学评论能力的肯定,嘱我在此道多多努力,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遗憾的是我未听此君的金玉良言,任由了自己的懒惰,把自己的人生煮成了一锅夹生饭,没有什么成就感,这些当为后话。此文一出,竟有文友要我写书评、写序言,我晕乎得连自己也不知道姓甚名谁,还真写了不少书评,为两位作家写了洋洋万字的序言。也有读者向我提问,文章中“散文——寻找精神的乐园”、“小说——挥索生活的真谛”、“诗歌——追求意境的开拓”这些恰到好处的小标题我是怎么想到的?我还真被问住了。有些灵感来自一闪念之间的捕捉,硬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也是有些难处。
  上个世纪90年代,我走上了公司中层管理岗位,在陪客中消磨宝贵时光,在陪酒中消解文学情结,我的文学园地杂草丛生,乱树疯长。十多年,我没给《中国有色金属报》写过一篇文字。虽然我淡忘了有色报,有色报却一直惦记着我。湖南记者站站长张燎原,记者刘泽民经常问及我,由他们组织的笔会也会叫上我,我心里既感激又愧悔。
  2012年,我回归了新闻宣传战线,担任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我在办公室,再次看到图文并茂的《中国有色金属报》有一种亲切的温暖感。我在自己文学的荒园重新播种植草,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只图找回十多年前的感觉,只图重回有色报的怀抱。2014年1月,我的《钨都柿竹园》在有色报发表。文友见了我的稿子,与我取得联系,就说总算找到我了,总算又读到了激情洋洋的稿子了。文友的溢美之辞给了我前行的信心,拙稿深蒙有色报编辑部抬爱,评为了2014年1~2月优稿。
  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春心又共花争发,这是为有色报而盛开。三十岁的有色报刚到而立,正当盛年,自是前程锦绣,前途无量!(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宣传部)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