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OPEC”当心徒有其名

2015年02月16日 8:26 475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进入2015年后,稀土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相继取消,“稀土OPEC”组建已经进入快车道,但在行业经历了两年多时间的严重低迷后,稀土行业兼并重组的实际效果依然有待观察。
  与欧美日等多国在WTO周旋了多年后,实行了16年的稀土出口配额管理最终还是成为历史。自2015年1月1日开始,稀土出口企业仅需要用出口合同申领出口许可证,不需要批准文件。2015年5月2日后,稀土出口关税也将取消。
  2012年3月,美国、欧盟、日本以我国限制稀土出口为由向WTO提起诉讼。之后,商务部便收到三方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但最终磋商无果。
  WTO于2012年7月成立专家组作为该案裁决机构,直到2014年3月,专家组报告裁定中国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虽然我国随后就进行上诉,但2014年8月的终裁结果仍然是维持原判。
  至此,倒逼对稀土行业管理进行改革的时刻到来。稀土作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国也不会放任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稀土轻易“拱手送人”。
  稀土行业管控的重点在于把住生产环节,在稀土的生产环节,建立一系列的监管体制,提高稀土企业的准入门槛。
  2014年年初,稀土大集团方案已获得国务院批复同意,按照方案内容形成“1+5”的格局,中铝公司、中国北方稀土、厦门钨业、中国五矿、广东稀土和中国南方稀土在内的六大稀土大集团的组建方案已经敲定。由此,业内惊呼我国的“稀土OPEC”即将形成。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这6家稀土集团共整合了全国67本稀土采矿证中的66本和99家冶炼分离企业中的77家。根据规划,剩余1本采矿证和22家冶炼分离企业也已明确整合意向或列入淘汰落后计划,2015年将全部完成。
  但问题依然多多,稀土行业的区域整合过去几年一直都在进行。虽然组建六大稀土集团的方案已经敲定,但个别重组企业和被重组方只是签订了整合意向书,围绕稀土行业的整合大幕2015年才算真正开启。
  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整合,各重组方必然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而在连续几年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稀土大集团很多都处于微利甚至是亏损状态,资金链非常紧张。
  从2011年年初至2011年7月13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稀土行业的管控政策和整顿,如提高稀土资源税、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了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稀土价格经历了疯狂的暴涨。
  进入2011年7月中下旬后,稀土产品出现普遍回调。2011年上半年的暴涨导致开采、囤货等现象严重。同时也限制了下游需求,很多下游企业因无力接受高企的原料价格纷纷停产。受国家限制稀土开采额度,实行稀土专用发票等政策影响,经销商开始大幅抛售前期囤货,从而推动稀土价格加速下跌。
  2012年,国外矿山纷纷复产、出口市场疲软也成为稀土走低的原因。2013年至2014年亦延续了先前走势,稀土市场整体低迷,成交清淡。
  各大稀土集团业绩惨淡。中国北方稀土预计2014年的净利润为6亿元至7.5亿元,比2013年减少约50%。五矿稀土预计净利润由2013年的2.24亿元转为亏损,净亏损为5400万元至8400万元。
  过去数年,稀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非法开采、违规生产、买卖非法矿产品等仍然存在,走私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低迷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即使六大稀土集团组建完成,这六家公司能否互相协作,真正形成“稀土OPEC”,现在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取消稀土出口配额后,出口企业都可以自主决定出口数量,企业间为争夺市场份额,相互压价、恶意竞争的情况也不可能说就此杜绝。
  即使“稀土OPEC”搭建成功并且充分发挥作用,我国得到全球稀土行业的控制权,但是也无法改变初级产品出口国的现状。
  目前,我国稀土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将来须重点开发高效清洁分离与高纯化制备一体化新技术。同时,还要研发稀土高频、磁传感、激光晶体、闪烁晶体等新一代稀土材料及低成本稳定批量制备技术,满足智能控制与探测等高端应用需求。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稀土行业管理机制,加大政策的实施、落实和执行力度,保护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才能改变稀土行业面貌,使稀土行业走上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