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投资矿业谋转型 鲜有出矿普遍出现亏损

2015年02月06日 10:30 77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中小房地产企业艰难转型的现实再次得到印证。近日,随着不少房企披露2014年的业绩预告,前几年趁着房地产宏观调控之时投资矿业的中小房企,并没有赚得一桶金,不盈利甚至亏损成为普遍现象。
  房企“掘金”矿业,远远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


  掘金矿业谋转型
  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竞争激烈、地价高企,二三十家上市房企涉足矿业
  时间倒流到2010年,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下,中小房企转型之路似乎变得渐渐清晰——一批房企选择矿业作为转型的行业。那段时间,房企收购矿业公司的公告被频频发出。包括天业股份、华业地产、中弘股份等涉矿的上市房企,也成为资本市场的追捧对象,涨幅远超矿业股。
  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月,其涉矿概念板块中有115家上市公司,其中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涉矿比例较高,在24%左右。
  日前,兰德咨询统计发现,目前全国共有41家房企涉足矿业投资,其中上市公司26家,包括华业地产、中弘股份、万方发展、新湖中宝、莱茵置业、上海建工等。这些房企大多是2010-2012年转型进入矿业,而投资的主要方向则为煤炭、有色金属和新能源。
  同时,数据显示,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由2009年的8万家左右减少至现在的5万家左右。而随着千亿级房企的出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还将有小企业被淘汰出局。
  “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土地价格越来越高,而中小房企资金量有限,无法在产品研发、融资能力上与大型品牌房企竞争。特别是近几年北京的土地市场,几乎难再见到中小型的开发企业。而不拿地则意味着将被行业淘汰。于是,趁着手头还有资金,前几年一些中小房企开始琢磨转型。”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表示。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万方地产,曾在北京开发过“里外里”等项目。但2012年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企业营收为零,主要是由于前期项目已开发完毕,新实施的项目尚处于开发期,还不具备结转收入的条件。由于万方地产销售规模不断萎缩,亏损严重,市场越做越小,后来万方地产转型矿业及土地一级开发,名字也改为万方发展。


  为何偏好矿业?
  资源思维使不少房企选择进军矿业,偏爱投资金矿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认为,房地产行业是资源型行业,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要通过招拍挂才能拿到。而矿产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价格却比土地便宜很多,几个亿就能买很多矿,正是带着这种资源思维,不少房企选择进军矿业。
  而从投资区域来看,房企投资矿业的地点不止于国内。国内集中于西藏、新疆、内蒙古、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矿产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海外则包括非洲、北美、澳洲等。
  从投资的矿产种类上看,不少房企偏爱投资金矿,包括大连控股、华业地产、新湖中宝、万方地产等房企均涉足金矿。


  事与愿违的“涉矿”
  绝大多数的“涉矿”房企没有盈利、甚至亏损
  然而,事与愿违,矿业并未成为房企转型的利润增长点。据兰德咨询提供的统计,从营业收入、成本、利润占比等财务数据分析看,目前绝大多数的“涉矿”房企没有盈利。
  以上市公司中润资源为例,它原叫中润地产,在2011年改名中润资源“脱房”入矿,显示中润地产转型矿业决心。然而,转型之路并不平坦。
  据中润资源1月31日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预计2014年业绩亏损1.95亿元-2.3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公告显示,期内英国瓦图科拉金矿公司发生亏损导致公司利润下降;同时公司房地产项目未达到确认收入的条件影响房地产项目利润下降,利空业绩。
  实际上,早在2010年中润资源正式转型矿业,短短两年时间,中润资源共斥资约8亿元资金进行了6次资源并购,涉及11个矿业项目公司,矿山种类为金、银、铜、铅、锌。
  但矿业带来销售业绩却十分缓慢,甚至拖累业绩,由盈变亏。这也让房企对于转型之路产生怀疑。
  2014年9月,中润资源对外宣布,将旗下子公司中润矿业的100%股权转让给山东卓瑞实业,这意味着包含中润资源所有的国内国外矿产资源也将就此易主。
  不过,2015年2月4日,中润资源又发布公告称,由于双方未能在交易的主要条款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决定终止本次股权转让意向合作。
  据了解,不仅是中润资源,其他房企的矿业投资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华业地产2014年半年报显示,其投资的8家矿业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探矿权、采矿权因尚未达到开采状态,故未能形成盈利。
  而据中弘股份2014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中弘矿业亏损262万元。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杨翼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