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铜改革 “三自”试点进行时

2014年11月13日 14:34 57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有色国企的改革正在逐步推开。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有色企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在未来将继续持续。改革的成败,或将决定谁先结束阵痛,适应新常态 ……
  11月的江西,阵阵寒意透骨。与之相反的是,江铜正在深入推进的各项改革正在提速。
  今年年初,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政企分开,真正实现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内的自主拓展、自主决策、自主经营”。江铜最终被确立为江西省此次“三自”试点单位。江西希望通过在江铜的试点,为今后企业“放权、放开、放活”积累经验。
  8月25日,以市场化、国际化为改革方向的试点工作在江铜正式启动。
  江西省国资委主任陈德勤曾表示,“三自”试点意味着江铜将在项目投资、产权管理、收入分配、财务管理等方面被授予更多的决策权和自主权,能给的支持政策都给,可管可不管的国资委都不管。
  作为江西省唯一一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江铜自身的每一次发展壮大都是合着深化改革的节拍实现的。尤其是近几年,江铜进行了总部机构改革,带动了二级单位机构的改革;从传统的经济责任制导入现代绩效管理理念,实施了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绩效指标,对江铜国际、深圳营销等实行“一司一策”的市场化绩效考核综合试点;推进了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探索了公司直管干部的公开竞聘,等等,这些改革,有力地推动力江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跻身世界500强,2014年排名前移至381位。
  但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与之不相适应的“七个不相适应”问题,如思想观念不相适应、体制机制不相适应等。要进一步发展,江铜必须坚持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
  “江铜的改革已步入了“深水区”,必须通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江铜董事长李保民认为,“三自”试点就是江铜最好的契机,其核心要义就是促进江铜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外增市场竞争能力、内生企业发展动力。
  按照江西省国资委制定《江铜集团公司“三自”试点工作方案》精神,江铜下发了江铜集团党字〔2014〕15号文,将今年9月到明年6月列为江铜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
  这期间,对营销体制的改革和对科研体制的改革已率先迈开步伐。
  张嵩原本是江铜财务部预算与分析员,今年7月,他和其他8位同事一起作为财务外派人员,正式进驻贸易事业部的财务管理板块,负责这里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以及财务管理等工作。
  在贸易事业部设立财务管理板块,目的是为了解决集中核算模式下事业部经营效果财务业务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也是此次营销体制改革中统一考核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后续展开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贸易事业部是江铜的重要经营单位,负责企业进出两头的业务,从最初的原料采购到最终的产品销售都在这里完成。在江铜营销体制改革设计中,贸易事业部扮演了重要角色,最终将在其按真正的事业部去运作的同时,相应成立具有法人地位的营销总公司,使原本平行运营的各个驻外营销公司转为营销总公司下面的二级公司,由营销总公司进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区域运作,实行市场化运作。
  按照这一目标,今年,江铜首先做的就是统一营销业务和对营销业务的考核管理。目前江铜已授权贸易事业部对上海营销、北京营销、深圳营销、成都营销和香港公司5家子公司的组织绩效进行考核;同时,建立内部市场化的结算体系和评价体系,将贸易事业部作为模拟法人进行核算,个人业务绩效直接与核算结果挂钩。
  通过几个月的试运行,改革已初见成效,考核关键数据利润和贸易总额同比增幅明显。
  在江西南昌高新开发区,今年成立的江西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已逐步走上正轨。江铜研究院是在整合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四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江铜技术中心的基础上成立的,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采选冶加等领域研发、中试孵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
  目前,研究院正在进行HTG铜箔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高精密太阳能用光伏铜带的研究与开发、无铅无卤铜箔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多项技术研究,其中无铅无卤铜箔项目已步入产业化阶段,已生产3354吨产品,并送客户试用。
  除了对营销体制、科研体制的改革,在江铜改革的蓝图上,集团改制、股权多元化、管控模式改进等项目都列入其中。
  江铜高层表示:有色金属行业作为充分竞争性行业,2015年仍会是行业阵痛期。国企改革是未来一个重要方向,改革需要过程,改革也是契机,江铜需要做的就是把握时间、把握契机。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