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铝材企业何去何从?

2014年10月28日 10:8 355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加工   作者:


  参加完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一期,广东坚美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林闰区感触良深。“参展的铝型材企业都开始体现出变化了,不少铝型材企业展示的产品开始从以前的建筑铝型材向家装建材和工业铝型材、系统门窗转型。”
  这样的感觉并非空穴来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铝型材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铝型材行业生产企业众多,行业竞争激烈,尤其是中低端市场上竞争已趋于白热化阶段,在此背景下,铝型材企业纷纷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市场进军。
  工业铝型材和家装铝型材成为铝型材企业转型的首选。
  众所周知,南海素有“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的称号,区内聚集了近140家上规模的铝型材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是全国乃至全球铝型材企业最集中的区域。然而南海铝材主导产品是建筑型材,约占总产量的70%,随着铝型材产品面临新的转折点,南海铝型材接下来将何去何从?而随着工业铝型材和家装、系统门窗铝型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南海铝型材发展机遇与挑战又是怎样?
  工业铝型材成转型新趋势
  在116届广交会上,林闰区深刻感受到行业转型的趋势。“从建筑铝型材转向家装铝型材系统门窗是比较普遍的,因为家装建材技术比较成熟,市场也比较稳定。除此之外,转向工业铝型材也成为一个新趋势。”
  在他看来,系统门窗则是转向服务,包括整体家装设计,既卖产品也卖设计。相比之下,他觉得工业铝型材的想象空间和替代的产品范围会更广。“工业铝型材广泛运用于高铁、汽车零部件等,利润高于家装铝型材,而且出货量也不再是‘小打小闹’。”林闰区说,目前坚美铝材在工业铝型材方面产量只占到公司总产量的20%左右,但工业铝型材是这次展示的产品包括接下来转型的方向。
  已经开始转型的不止坚美一家。广东华昌铝材有限公司出口业务经理黄碧琪告诉笔者,目前公司出口主要以欧洲市场为主,所以出口的产品也会迎合国外的需求,包括此次参展的产品都是以工业铝型材为主。她说,目前国内成套的门窗产品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大家逐渐向技术含量高产品发展,而随着工业型材这块技术和工艺越来越成熟,国内外都朝这个方向发展。
  这并非只停留在计划阶段。就在上月底,华昌铝材在江苏工厂(三期)扩建工程正式动工。该工程项目占地230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1.5亿元左右。这对于近年来受金融危机、出口受阻、节能环保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方影响而发展不顺的铝型材行业来说,无疑是备受瞩目。
  新厂扩建之后定位是怎样?对此,华昌集团董事长潘伟深表示,华昌产品将从建筑型材向工业型材、高端节能与家用型材市场转型,其中江苏工厂将引进7000吨挤压机生产线,瑞士立式喷涂生产线和日本立式氧化生产线,年产能达7万吨,建成生产、销售、技术研发,行业内最先进的仓储一体化大型综合企业。而经过此次扩建,华昌集团总产能也将突破25万吨。
  潘伟深认为,在欧美市场,铝型材中建筑型材占比远低于工业及其他应用型材占比,而中国正好相反,建筑型材占比高达7成以上,这说明铝型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铝型材应用领域有待拓展
  “南海铝材”历史悠久。早在解放前,就有南海人在广州、香港从事小冶炼、压铸、小五金等有色金属加工。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已建立起涵盖技术、物流、会展、信息交流及国际合作平台的完备产业链体系。
  然而,近年来,南海铝型材的发展受到产业粗放扩张、面临污染整治、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面临困境的不止南海铝型材行业。据统计,目前从事建筑用铝型材生产企业有600多家,不但科技含量偏低,而且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建筑铝型材毛利率普遍在10%左右。相对于建筑铝型材产品而言,由于工业铝型材的技术壁垒较高,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因而盈利空间较大。
  过去几十年里广东铝型材飞速发展,但主要是规模的扩大,依靠的是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当前铝加工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有限等因素制约了铝加工行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依靠科技创新,拓展铝的应用领域,是当前铝加工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
  事实上,如何拓展铝型材的应用领域已经成为南海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的问题。在2012年南海区创建“全国铝合金建筑型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之初,就曾被指出,“产品结构尚显单一,总产量的70%是建筑型材,在交通运输、电子等工业铝材领域的拓展还有待加强”。
  “例如某一些产品现在是用碳钢结构的,但其实可以用铝材来代替,虽然价格会稍微高一点,但是在性能、重量等方面都会很有优势。”华昌铝材董事长助理、江苏华昌铝厂总经理何小安说,铝型材在机械装备行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目前包括汽车、高铁等高端机械产业都已经采用铝材,整个产业还只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们现在基本完成前期的市场研发,接下来将会考虑在生产线和规模上继续推进。”
  转型中的机遇与挑战
  在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后,如何转则成为新的问题摆在企业面前。
  《中国铝型材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预测,2014年我国轨道交通领域铝型材消费量预计在16万吨左右,到2016年预计达到22万吨,到2020年将达到35万吨。
  这还仅仅是交通领域铝型材的需求量,如果再扩大到电子、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其应用范围则更加广阔。南海区区长郑灿儒在南海落实铝型材示范区建设时候曾提出,希望南海铝型材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型材的发展,包括南车集团生产线将于南海投产后,南海铝型材企业要争取高铁动车订单。
  然而,如何进入这些领域则考验着企业。
  “转型工业铝型材生产后,客户的层次也不一样,我们也很希望能够和中国南车等国有大型企业合作,但是企业要想进入这个市场其实并不容易。”林闰区说。
  相比于林闰区的跃跃欲试,何小安则坦言目前并不准备进入高铁汽车等领域。他认为,整个工业铝型材的市场很大,包括机械电子行业、机械产品等都可以考虑,不一定扎堆进入同一个行业。
  除了行业的选择外,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还有人才的紧缺也同样困扰着铝型材企业。“现在汽车制造很多都是用铝来代替,但是其他产业是否能替代,怎么替代,这都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研发,而目前这块的人才还是非常紧缺。”何小安说,这块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发。
  林闰区希望,在新产品进入新兴领域,只是依靠企业的单打独斗会比较难,例如南车集团等企业的采购都很严格,要进入并不容易,而如果政府能在里面搭线起促进作用会更好。
  事实上,近年来,南海区政府在对铝型材产业的扶持上并没有停止。2012年6月,南海区政府以“南海铝型材产业聚集区”的名义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并于2013年1月份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全国铝合金建筑型材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而在今年,南海区政府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该研究总院将在南海设立分中心,今后将为南海铝型材及上下游全产业链提供技术支持。南海区政府希望,通过借助国家级科研所力量,推动提升南海铝型材等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李慧君 郜小平)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