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队伍 大能量
——记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地质矿产勘查四分院
2014年10月22日 10:4 2690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马江华 赖小赟
在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二队,有这样一个特别的集体:人员不多,只有12人;人员年轻,平均年龄还不到30人,却是一支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这就是二队地质矿产勘查四分院。
年轻队伍交上满意答卷
这支年轻的队伍,在2013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3年,该院负责实施的江背萤石矿详查全部完成野外工作,矿脉由原有4条增至8条,预计资源储量可达中型规模以上;江西省大余县下垄钨矿左拔矿区接替资源勘查项目钻孔揭露数条含钨石英脉组,最大脉幅1.45m、三氧化钨品位2.87%;赣县木梓岭矿区西南部发现新类型矿体,有望形成一处详查基地;成功申请江西省下垄钨矿樟斗矿区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为全省获批的四个老矿山项目之一……无论是实施的地质项目还是完成的经济产值,均名列二队各地勘分院前茅。
2014年上半年,该院实施各类地勘项目18个,挑选申报地勘基金项目靶区2处。近两年来,该院累计完成产值约4060万元。
不辞艰辛,立志找矿
当业主们得知项目由这样一支年轻的队伍实施时,不免犹豫,而这些年轻人一次次用实际行动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大余县左拔矿区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就是个例子。这个项目属于国家老矿山找矿项目,开展野外工作正值夏季,虽是找矿的黄金季节,但也是一年中蚊虫最多的季节。野外踏勘时,走在最前面的队友用长柄柴刀把挡路的荆棘砍掉,还不时注意草丛边的岩石,发现有价值的石块便敲打下来做样品,当场定位并做好野外记录。为防止蚊虫叮咬,即使再热的天,队员们也要把衣裤捆绑得严严实实,酷暑中,队员们脸上豆大的汗珠不住地流淌,一个小时不到,汗水已在队员们的衣服上结成了片片白色的盐霜。宁静的山村夜晚,队员们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着一天得来的工作成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标准开展地质填图工作,直至深夜……因该项目时间紧,任务重,队员们就主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日,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做好野外工作。
通过钻探施工,项目组在该矿区内中组新发现钨矿体数条,其中最大脉幅1.45m,WO3品位2.87%,其他中段也发现多条含钨矿脉,实现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并2次顺利通过省厅组织的野外验收。
地质工作是艰苦的,常年在野外工作,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该院实施江背萤石矿详查项目时,矿区面积4.83平方公里,矿区原始地质工作程度低,可用资料少等诸多困难摆在了这支年轻的队伍面前。队员们租用了当地老乡多年未住的土坯房,房顶只有一层瓦片,天气热的时候,屋子活像一个大蒸笼。驻地由于交通不便,吃饭成了大难题,赶上雨天队员们只能连续数天吃萝卜、青菜。每次回到队里,他们都会开玩笑说:“我们都快成小白兔了!”
两年来,队员们超额完成了设计工作量,有了较好的找矿效果,矿脉由原有4条增至8条,预计资源储量可达中型规模以上。
立足赣南,走出赣南
赣南是全国重点有色金属基地之一,素有“世界钨都”之美誉。近年来,该院根据队提出的“立足赣南,走出赣南”的工作方针,优选出于都盘古山—黄沙地区钨矿资源重点勘查区等多个成矿条件最佳地区,遵循“探边摸底、攻深找盲”的找矿思路,加强现有钨矿山周边、深部“二轮找矿”。该院先后实施盘古山、大吉山、西华山、铁山垅、下垄等多个国有钨矿山地质找矿工作,对解决危机矿山资源瓶颈、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两年,该院用实际行动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用自身专业知识为崇义县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提供了充足、完整的地质灾害与环境报告,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贡献了自身一份力量。
要想求得发展,必须“走出去”。2012年以来,该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外部市场。2013年,该院承接了广西凭祥市板斗钛铁矿勘探,以及6个探矿权的调查工作,成了二队第一支走出赣南的队伍。
谈到今后的梦想,他们诚恳地说道:“把四分院做大做强就是我们的梦想!”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