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永磁的应用新天地——电机

2014年10月15日 16:23 468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电机是电动汽车的主要零部件,电机行业受益于电动汽车高速发展,市场需求迅速增加。而高性能钕铁硼作为永磁电机核心材料,也将形成广阔的市场空间。对此,广发证券分析师认为,未来低端钕铁硼产品受产能过剩、需求增速放缓的影响,将面临激烈竞争;而高端领域将受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同时由于受专利保护,未来国内主要的11家企业将分享稀土永磁行业六成以上产值。行业格局将出现“二八”分化,利润向高端领域集中,龙头企业优势更加明显。


  据了解,电能转化最多的方式是动能,高效电动能转化需要永磁同步电机。从电机效率来看,稀土永磁电机比感应电机的转化效率高约30%(尤其在低负载情况下),高性能钕铁硼是永磁电机核心材料,其应用万变不离电机。高端钕铁硼供给格局受出口专利限制相对稳定,同时由于中国企业具备稀土原材料成本优势,且产能储备更加充分,未来将更多受益于高端钕铁硼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红利,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高端钕铁硼传统需求因2011年稀土价格暴涨而遭受冲击,在2012年消费量出现下滑(-10%),但去年已触底回升,重归正增长(1%)。未来从下游应用领域的角度看:除硬盘VCM需求成趋势性小幅下滑外,其他领域需求均成稳定增长态势,其中风电需求的加速复苏和变频空调的需求重启,需要特别关注,整体上高性能钕铁硼传统需求将稳中有升。


  高端钕铁硼新兴应用层出不穷,其中以汽车电子化及电动汽车领域的潜力最大。汽车随着电子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未来将发展成为一个较大型的个人移动互联网终端,其对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16年车用稀土永磁四大领域(微电机、EPS、智能启停、电动车驱动电机)对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将超过2.4万吨。此外,随着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16年工业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三大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量将超过9000吨。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发布汇编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在全球主流新能源电动乘用车车型中,除市场份额排名第三(9.97%)的Tesla Model S外,其余大部分是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车型。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稀土永磁体,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小的体积以及更高的效率。


  中国在稀土永磁电机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量,而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积累起一批极具实力的稀土永磁体生产厂家,其产品类别覆盖稀土永磁电机生产所需的各种稀土永磁材料。


  世界权威的工程技术组织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会士沈建新教授认为:“中国已经在稀土永磁电机方面建立起了完整的产业链及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相比欧美国家,我们自主研发的稀土永磁电机,无论在原材料成本还是生产成本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在技术指标上也不比发达国家逊色。”

  目前,中国研发并生产的稀土永磁同步电机已经供应给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包括美国菲斯科电动汽车以及中国的奇瑞、万向、吉利、众泰、海马、比亚迪等汽车品牌。“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绿色经济,包括推广新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中国的稀土永磁电机完全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沈教授表示。


  稀土永磁电机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据介绍,电机所消耗的电能占电网电能总量的60%以上,因此电机高效化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极大,而稀土永磁电机是电机高效化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沈教授认为:“稀土永磁电机是未来高端电机驱动系统的首选,可以广泛应用于交通与运载、高端加工设备与机器人、高效风机与泵、白色家电等诸多领域。


  中国应该不断提升稀土永磁材料与电工材料性能、不断发展电机设计技术与驱动控制技术,满足更多对稀土永磁电机的市场需求。”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发布汇编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在全球主流新能源电动乘用车车型中,除市场份额排名第三(9.97%)的Tesla Model S外,其余大部分是采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车型。永磁同步电机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稀土永磁体,永磁同步电机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小的体积以及更高的效率。


  中国在稀土永磁电机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量。而且,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已积累起一批极具实力的稀土永磁体生产厂家,其产品类别覆盖稀土永磁电机生产所需的各种稀土永磁材料。

更多内容请见本报专题《稀有金属的COSPLAY》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