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对多晶硅调查启动 专家称产能未过剩
2009年11月26日 8:38 4765次浏览 来源: 上海证券报 分类: 稀土
过去一年中几乎每天都奔走在中国西部各省的林经理最近突然回沪休假了,而且一休就是两个月。
身为某外资晶硅生产设备企业的一位项目经理,他的工作就是在中国西部地区参与各个多晶硅项目的生产安装调试培训等配套服务。在前几年硅料短缺、各地项目争相上马之际,林经理总是忙碌不已。
但8月以后政策风向陡变。先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多晶硅列入已出现重复建设倾向的产业,之后中央又公布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规定3000吨以下多晶硅项目今后不再审批。这直接导致林经理的工作量一下锐减。
“这件事情很蹊跷,怎么说停就停了呢?”林经理至今对此仍感莫名,“要知道,光伏产业还在上升期,多晶硅未来的需求量还会很大,现在'急刹车’会不会又导致未来产能不足?”
对上述事件感到不可理解的并不只林经理一人。事实上,当国家开始收紧多晶硅项目的消息传出后,围绕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的争论就始终没有停过,期间所牵涉的诸多怪相也层出不穷。
最新的一个例子就是有消息称,对于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等问题,国务院已启动第二轮调查。而在此之前,工信部牵头起草的《意见》却早早给多晶硅定调“产能明显过剩”。
而近期科技部的一份内部调研报告也认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都是规划产能,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说多晶硅“产能过剩”的判断有失公允,矛头直指上述结论。
如此罕见的政府部门之间“暗战”,其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怪相包围多晶硅
在国内,几乎每家光伏大厂都会在总部大楼内设一个陈列室,陈列着整条光伏上下游产业链中所涉及的光伏产品。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根圆柱形的“长棒”——它直径约15厘米,通体银灰,但切面处却是一幅夹杂着深蓝与浅蓝色条纹的斑驳图案,图案中透着怪诞与诡异——正是大名鼎鼎的光伏原料多晶硅。
多年来,这根沉甸甸的“长棒”在产业界和资本市场都搅动起阵阵波澜,但没有一次像今年这样引发如此持久而广泛的争议。正如多晶硅棒切面上那本身就很诡异的图形一样,其背后牵扯出来的咄咄怪相同样可用光怪陆离来形容。
怪相之一:工信部、科技部说法不一。早在今年8月份发布的《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工信部就直指“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此后,在工信部牵头起草的《意见》中,多晶硅更被定性为“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产能已明显过剩”。但科技部最近调研的结果却显示,国内5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实际能够生产多晶硅的仅10余家,实际投入运营的产能更只有1.5万吨。
怪相之二:结论先出,调查后至。在工信部给多晶硅产能过剩“定调”之后,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周凤起近日又透露,对于风电和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等问题,国务院已启动第二轮调查,十日内将会公布新的调查结果。这不得不令人怀疑:第一次调查的结论究竟可不可靠,以至于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又需要进行第二轮调查?而前次调查早早给多晶硅盖棺定论是否过于草率?这第二次调查是不是为这种草率亡羊补牢?
怪相之三:产能过剩VS大量进口。记者注意到,就在中央高调宣布国内多晶硅明显过剩之时,中国的多晶硅进口额却大增。来自天津港的一则数据显示,在今年1到9月,该港进口的多晶硅达1955吨,价值1.9亿美元,这两个数字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8.8%和78.5%。专家认为,这一迹象表明尽管政府抑制了多晶硅产能,却并不说明目前国内生产的多晶硅可以满足需求,这其中势必有些数字包含水分。
怪相之四:中央三令五申多晶硅产业风险,主权财富基金却大举进入这一领域。就在上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宣布以55亿港元认购保利协鑫逾31亿股新股。后者正是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商——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母公司。
多数业内专家不认可多晶硅产能过剩
事实上,在大多数光伏业内人士眼中,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提法很值得商榷,而科技部的报告也并非没有道理。
“据我估计,国内今年真正能投产的多晶硅产能也就1万多吨,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太阳能学会常务理事李安定向本报记者说,“所谓过剩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吹牛’、舆论造势的结果,但真实的情况是多晶硅还不够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此前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对多晶硅产业产能过剩的判断实际是控制新能源产业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对高水平的产能仍是持支持态度。
他还对《意见》中关于多晶硅“高耗能、高污染”的提法表示异议,“到今年底,全球多晶硅产能将达6万吨,约有5万多吨是在挪威、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生产。如果多晶硅产业存在高污染,就不会在这些对环保要求严格的国家生产。”李俊峰说。
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董事长施正荣近日在2009创业家年会上同样表示,从光伏原材料看,今年50%多晶硅依靠进口,整体看产能并不过剩,只是低端产能存在局部过剩。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峰认为,“产能过剩一般是成熟产业才会得的'老年病’,多晶硅属于新兴产业,如同新生儿,基本不会患这种病。所谓'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快速成长的产业供应链内短期出现的各环节之间、上下游之间以及产能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不平衡、不衔接,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普遍特点和规律。市场的阶段性失衡不能叫产能过剩,更不应抑制发展。”
“政府部门去争论这个事情是不合适的,如果新能源行业真出现产能过剩,企业赚不到钱自然就会退出,政府应从制度上进行引导而不是简单采用行政手段干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汪浩说。
在他看来,过剩与否是与政府补贴力度相关的,政府如果重视环保并大力支持,新能源就不会过剩。
“我认为科技部说的是对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何向明博士指出,新能源目前的技术还不很完善,没有大量的建设、没有竞争,技术怎么会进步?而大量投入后,重复建设是难免的。
定调产能过剩的前后
尽管是否过剩仍存争议,但突如其来的“铁腕”调控却着实给国内蜂拥而上的中小多晶硅厂“当头一棒”。
林经理就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各地没有土建的多晶硅项目已被悉数叫停,已进入土建阶段的项目有不少也开始重新评估。
据他介绍,通常一个多晶硅项目要经过“贷款、设计、土地、厂房、设备、试生产”几个阶段,而土建已经处于整个项目进展到土地批租之后、厂房建设之前的阶段,“那时合同已经订好、钱也付了,土地也买下了,一旦停下来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不过,对一些多晶硅大厂而言,调控非但不是利空,且是利好。
此前,国内某大型多晶硅企业的负责人就私下向本报记者表示,《意见》出台后,3000吨以下的多晶硅项目将不再获批,这无疑是提高了行业投资门槛,对公司来说是利好。
“要知道,3000吨指的是单线规模,而不是一个总产能3000吨项目,分期上几个百吨级或1000-1500吨级项目。而一个单线3000吨项目投资要20亿,没有资本实力的投资人是无法进入的。”上述人士解释说。
他认为,《意见》实施后,现有小型多晶硅厂将在国家环保政策等高压监控下停止生产,总体上减少了国内多晶硅供应,这对大厂即意味着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颇耐人寻味的是,科技部专家在调研中发现,支持“产能过剩论”的主要也是这些大企业。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大都习惯了高利润的生存模式。大量的后来者试图涌入这个行业,势必危及他们既定的利益格局。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和发改委的第一轮调研其实就在国内几家多晶硅大厂中进行。某种程度上,《意见》中关于多晶硅部分的调控意见是在后者的“协助”或“推动”下形成的。
“既然规则的制定者中既有'裁判员’,也有'运动员’,难保这些'运动员’不会为自己的名次和成绩考虑,而制定出排斥其他'运动员’的游戏规则。”上述人士担心,经过政策强行“洗牌”后的多晶硅产业将成为寡头垄断的天下,长远看并不利于多晶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