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出口配额名单破年内改革传言
2014年07月18日 9:56 5035次浏览 来源: 证券日报 分类: 稀土
第二批出口配额超第一批390吨
从名单来看,有研稀土拿到的轻稀土和中重稀土配额最多,分别为1028吨和195吨
7月15日,有消息称,商务部公布了2014年第二批稀土出口配额名单。据名单显示,2014年第二批稀土出口配额为轻稀土13691吨,中重稀土1809吨,合计15500吨,比2014年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的15110吨多出了390吨,而第二批出口配额中轻稀土和中重稀土分别第一批配额多出了377吨和13吨。
虽然,每年年中左右公布第二批出口配额名单是例行公事,但是有业内人士表示,第二批稀土出口配额名单的公布,说明至少今年,我国稀土出口的配额制度仍然不会改变。而之前,外界一直在猜测的年内我国将取消稀土出口配额的传言已经不攻自破。
第二批出口配额名单出炉
6月份以来,多家外媒曾报道,受WTO诉讼失败的影响,中国准备放弃出口关税和出口配额制度。
而有专家曾表示:“目前镧、铈等轻稀土产品处于过剩状态,而且近几年稀土出口量较小,配额都未用完,放开部分轻稀土的出口限制,有利于下游应用的开发以及过剩产能的消耗。但具体实施方案目前都没有确定。”
“随着第二批稀土出口配额名单的公布,今年取消出口配额制度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之所以第二批出口配额会比第一批增加390吨,是因为,想要让部分稀土企业增加一些出口量而已,而这390吨,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有业内人士昨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从第二批出口配额名单来看,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拿到的轻稀土、中重稀土配额最多,分别为1028吨和195吨,与第一批配额相比,轻稀土方面多了54吨,中重稀土方面减少了2吨。
近几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稳定在3万吨/年左右,然而因全球市场对中国稀土需求大幅下降,致使近两年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利用率趋低。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全年稀土出口配额为30996吨,使用率为48.75%;2011年为30184吨,使用率为52.01%;2013年稀土出口配额为31001吨,使用率为72.5%,较2012年大幅增长,但出口总额较上年却下降了37%。
“WTO诉讼的失败,中国稀土出口政策势必会进行调整,但具体方案短期很难出台。国内方面也在做相关政策调整,早在5月份就有消息称相关部委都正在讨论和酝酿稀土资源税改革,预计资源税税额大幅提高。”上述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但他同时表示,稀土出口配额的改革恐怕要放在2015年或者以后。
不过,在谈到资源税的时候,有企业方面人士不免担心,因为,提高稀土资源税看上去是不错的解决办法,但是资源税提高了,成本上去了,理论上产品的价格应该也有提高,但资源税的执行力度是否能够覆盖到中小型稀土企业,成为问题的焦点,如果不能统一执行,那么资源税会“形同虚设”。
稀土行业企稳
近日,稀土永磁概念股方面走势不错,有分析认为,是受财政部、工信部印发的《国家物联网发展及稀土产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影响。
据记者了解,虽然,上述管理办法基本涵盖了稀土行业中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但是,有企业反映,真正能够拿到手的补贴并不多。
而近期,稀土概念股有所涨幅的原因是稀土价格逐步企稳。
7月14日时,轻稀土中的氧化镨钕市场出货量开始增加。业内预计,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协同议价能力增加,以及新能源车放量对稀土需求预期改善影响,稀土行业迎来来景气度改善契机。
公开资料显示,近期各地稀土行业频现整合动作。7月9日厦门钨业稀土集团组建方案获福建省政府批复,同意组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稀土集团,推动稀土深加工及应用产业发展,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目前该方案已报送工信部批准备案,现正在备案审核中。7月13日据媒体报道,中铝公司将领衔山东稀土产业整合,通过与山东省经信委、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山东稀土集团”,推动省内稀土产业整合。
除了行业整合方面外,下游行业需求也在增加。钕铁硼作为稀土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在新能源车销售放量的推动下,市场需求也在逐步转好。数据显示,在财政补贴政策加码等政策扶持下,2014上半年新能源车产销同比增长2.3倍、2.2倍,已超过去年全年。另外,车辆购置税免征等政策即将执行。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印发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的范围。按照公务车每年1000亿元的采购计划计算,该方案将给新能源汽车带来约300亿元市场空间。
而企业方面,据厦门钨业2014年中报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收入38.94 亿元,同比增长6.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 亿元,同比增长97.3%,之所以预告业绩增长,公司表示,主要是因为稀土冶炼业务大幅减亏。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