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地日谈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三难

2014年06月30日 16:17 639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近年来,“镉大米”“癌症村”“砷中毒”“毒生姜”等土地污染带来的问题一次次冲击着公众心理防线。
  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记者走访多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治污企业后发现,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仍然面临着“面积大、技术弱、资金缺”三大难题。
  问题多,分布广
  人口只有4万多的乡镇,血铅超标的儿童超过300人。近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大浦镇发生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据披露,当地超标儿童的血铅值最高达到了322微克,远远超过100微克的健康标准。
  沉默的土地在不断的污染积累中开始事故频发,曝光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的就有江西吉安、陕西凤翔、湖南武冈、云南昆明、龙岩上杭、湖南郴州等地,最终结论均与企业非法排放引发土壤污染相关。
  土地污染在危害人们健康的同时,也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创。2013年上半年,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的湖南省连续两次被曝光其所产大米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湘米的销售一时陷入困顿。
  据今年4月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总的污染超标率已达16.1%,而生产农产品的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高达19.4%。
  大面积的土壤受到污染,其污染物的类型也复杂多样,以耕地为例,其主要污染物就包括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等。
  原因杂,污染重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呈日趋加剧的态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维理表示,“我国土壤污染呈现一种十分复杂的特点,呈现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污染混合的局面。”
  总体来看,土地的污染来自农业与工业两大来源。中国农民笃信“没有千斤肥,难打万担粮”,对化肥农药的迷信施用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1600万公顷农业耕地遭受农药污染。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多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耕地不足世界的10%,却使用了全世界1/3以上的化肥。从1980年至2008年,粮食产量扩大了1.5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化肥消费量却增加了3倍以上。
  与农业污染相比,工业污染主要是镉、砷、铬、铅等重金属的超标,污染面积相对较小却难以分解,威胁更大、时间更长。
  汞、镉、铅、铬、砷五种重金属被称为重金属的“五毒”,对人有致命的危害。专家分析,中国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化工厂和矿山,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采矿业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加上科学技术落后、环保投入不足与意识不强、资源盲目开发,滥挖滥采使得一些重金属主产区的土地被日渐污染。
  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重金属污染则多来自工厂。国内三十几家环保组织联合发布的《2010IT品牌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称,IT企业重金属污染居首。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