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看河北钢铁集团绿色发展新样本

2014年03月12日 9:19 52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黑色金属


  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国内钢厂环保投入不足,是业界公认的事实。河北钢铁集团却是一个例外的“案例”。河北钢铁集团总经理彭兆丰介绍,立足于清洁生产、循环发展,河北钢铁建成华北最大的水处理中心,成为国内惟一以消纳城市中水作为企业生产用水的钢厂,率先实现了工业新水“零”购入,工业废水“零”排放;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建成河北省第一个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年节约标煤达34.32万吨;建成亚洲最大的全封闭原料厂,从源头上阻止了污染源的扩散;启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钢厂尾气制乙醇中试装置……“十一五”期间,河北钢铁集团核心钢铁公司吨钢环保投资达到31.05元,明显高出同期全国重点钢企水平。“十二五”环保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向世界一流水平看齐。开局之年仅投入节能减排改造就达10.3亿元, 6年间,河北钢铁集团共投入175亿元用于环保治理,约占“十一五”全国重点钢企环保总投资37%,吨钢环保投资达到70元,吨钢环保运行成本达到110元,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SO2和烟粉尘排放量,最能体现钢企环保治理绩效的指标,“十二五”,在河北钢铁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化细化6S现场管理,巩固发展清洁生产 ,“像对待生产事故一样对待环保事故”…… 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环保管理成了两项指标嬗变的“催化剂”。2011年,河北钢铁集团吨钢SO2排放量还是2.3 千克水平,到2013年已翻了一番、攀升至1.15千克,平均每年增速达到33%,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也是日异月殊,2012年国内钢铁行业吨钢烟粉尘排放量平均水平为0.93千克,河北钢铁集团平稳保持在0.86千克水平,2013年更是降至吨钢0.82千克的好水平,核心钢铁公司更是以吨钢0.59千克领先行业水平。而今,“树成荫、路似镜、楼颜明,风起窗外览美景”已成为河北钢铁集团厂区环境的真实写照。河北钢铁集团彻底颠覆了世人对钢铁的传统印象,成为与城市、自然和谐共存的靓丽风景线。
  利用二次能源年自发电量可供一座特大城市千万城乡居民一年的用电,一年的节水量可蓄满整个西湖,整体回收能源达到2/3,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
  负能炼钢,在上世纪末还是业界为之艳羡的节能技术,现已是河北钢铁集团节能工作的寻常手段。6家钢铁公司全部实现“一键式”全流程负能炼钢,目前,河北钢铁集团炼一吨钢不但不消耗能源,还能赚回来30公斤的标煤。能源管理已成为河北钢铁集团绿色崛起的助推器。在国内首推能源成本管理,让能源管理“升帐挂帅”统领各工序,代替过去以“生产平衡”为中心的组织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动态控制,集团6年来累计降低能源成本178亿元。
  现今,钢铁行业领先的六大节能技术(干熄焦、燃气蒸汽联合发电、高炉煤气余压发电、高炉喷煤、转炉负能炼钢、连铸坯热装热送和直接轧制)在集团全部推广应用。煤气回收利用率基本实现100%,利用余热、余压等二次能源自发电比例达到60%,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一座千万人口特大城市一年的城乡居民用电量。6年来,共发电412亿度,按照1度电节约350g标准煤算,等于5年减少了1442万吨发电燃煤消耗,相当于节省下来1座中型煤矿15年的满负荷产量。“河北钢铁集团已成为企业能源管理的标杆”。
  能源利用是河北钢铁集团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一个缩影。当前,河北钢铁集团已形成以能源、水资源、固体废物“循环圈”为核心的“绿色制造”体系。彭兆丰介绍,河北钢铁集团吨钢耗新水已降至3.16立方米,工业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7%,均领先行业水平。6年来,累计节约用水6773万立方米,相当于6个西湖的蓄水量,节约成本1.3亿元;炼铁高炉瓦斯灰等固体废弃物实现全回收,并建成多条水渣、钢渣超细粉产线,在回收金属料之外,还向社会提供新型建筑材料;首创采煤塌陷坑建设尾矿库方法,不“吃”耕地造良田,届时,将有3000余亩良田呈现冀东平原。2012年,河北钢铁集团被国家批准建设“冀东地区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作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河北钢铁集团资源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97%以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