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中的突击队
——记赣西队峡江县长田矿区金多金属矿区野外勘查
2014年02月19日 14:45 675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铅锌资讯
寒冬的山野,苍凉而古朴。一个原本孤寂的小山村,因为来了一群年轻的地矿人而变得有了生机与活力。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其中有刚参加工作、脸上还带着几分孩子气的大学毕业生,有经过几年野外锻炼的组长及项目负责人,还有长期在办公室工作的同志们。就是他们,不畏寒风刺骨,不惧陡崖峭壁,不怕孤独寂寞……仅仅用了8天时间,就突击完成了4740个化探采集的野外工作。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年轻一代地质人对于地质找矿工作的热爱与坚韧。
踊跃报名参战
2013年12月19日,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原则,赣西队与江西峡江宝林建材有限公司完成了矿权合作勘查协议签约。该公司总经理姚发宝要求赣西队在今年1月10日之前完成所有的野外工作。为打响年底最后一场攻坚战,赣西队地勘院在12月23日发出倡议书,动员大家积极参与,一天之间突击队就组建完成,并于27日全部开赴一线。
在地勘院办公室报名现场,工作人员被大伙围的严严实实,大家争先恐后的报名,生怕自己没机会参加。“别挤啦,别挤啦,踩着我的脚了。我要报名,帮我报个名吧,到了年末收官之际,大家也辛苦了一年,我从来没有采集过土壤化探样,让我去吧。”罗辉平说。
“领导,让我去吧,我有实践经验,我干的项目就是土壤化探采样,对一些方法和技术会比没有参加过的人更了解,这样能更有效的提高我们的进度。”杨华泽说。
“领导,帮我报个名,我家住在南昌,离家近,不能耽误了那些路途远的同志。他们回家过年路途远,一票难求,一年下来也只有春节那点时间才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吴健翔说。
“领导,我也想参加,虽然我现在从事办公室工作,但是我一直没有忘记我的专业,刚好借这个机会温习巩固一下以前所学的知识。”钟涵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拥而上围着报名。赣西队地勘院院长肖光荣看着这个场景,感到异常的欣慰。他本来想现在都到了年末收官之际,恐怕召集不了那么多人,出乎意料的是如此惊人的报名场景。
穿梭在山野中
12月27日中午,突击队员们整装出发到达矿区。为了工作方便,项目部设在矿区中心一个偏僻小山村的砖瓦民房里。房子古老简陋,由木板分隔两层。房东只腾出了一间房间居住,18名突击队员在这间不足20平米房间里打着地铺,铺在地下的是村民用稻草做成的稻草垫。门窗密封性较差,到了晚上寒气不时地侵蚀到他们的身体,稍不注意就会感冒。
矿区位于峡江县南东一带,地形较差且,地势陡峭,山坡上很多小型灌木,不易看到落脚点,走起路来十分费力。他们总共分了15个组,每两个人一组(雇用了一些民工)。在整个野外作业中,突击队员的任务非常重,既要开路、找点、做标记,又要做野外记录、挖样装袋等工作。他们每采集10个样,就把它连成一串挂在脖子,或者吊在肩上、背上。一天下来,他们背着几十斤样品来回攀爬好几座山。
为了争取时间,突击队员每天六点半起床洗漱,匆匆吃过早饭,带上水、馒头和榨菜,七点多就踏上征程,之后乘车颠簸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开始工作。由于天气寒冷,山路的茅草及树枝上都被厚厚的冰霜所覆盖。根据GPS确定的位置,他们必须穿梭在山野中。在加上有时踩到山沟里的沼泽或者积水地段,他们的鞋子和裤子每天都是湿漉漉的。一整天下来,双脚都被冻的没有知觉。晚上回到住所,还要检查核对当天的资料和核对点位是否正确。短短的8天时间里,突击队员在野外工作的时间每天达11个小时,有时甚至13~14个小时,要跑四五千米山路。一些突击队员的解放鞋都被踏破了好几双。笔者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每个人身上、手上、脸上都有荆刺刮破的伤痕。晚上回来他们还有一个必修工作,就是借着微弱的灯光用针把手上的刺挑出来。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