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立军令状:增一吨钢铁水泥就免职
2014年02月08日 9:41 8839次浏览 来源: 大洋网 分类: 黑色金属
北京PM2.5来源:机动车贡献近3成 春节不见人车空气好
关于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一般认为,北京市机动车年均贡献在10%~50%之间,多数认为在20%~30%之间。
据“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王跃思课题组2009年~2011年对京津冀地区PM2.5两年平均状态研究发现,汽车及相关产业来源约占30%;钢铁、化工和电子等工业过程约产生了35%;热电厂约排放了10%;居民取暖、餐饮和农牧业过程约占10%,其他还有生物质燃烧排放等。不过,其中部分PM2.5来源于周边地区。
“我们课题组对2013年1月的监测数据进行解析发现,在雾霾严重时,北京约40%的PM2.5来自机动车排放、22%来自煤燃烧、12%来自扬尘、11%来自工业,4%来自生物质燃烧、二次生成占12%;在空气质量较好时,该比例分别为10%、36%、15%、3%、17%和18%。”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这种关于北京PM2.5来源的分析在春节期间得到了一定佐证。随着1月24日春运高峰期的来临,大量人口离京、机动车停驶、工地停工,使得北京市空气污染指数大幅下降,由最高峰的186下降到最低的39,之后虽然有所反复,但是与高峰期相比,下降还是比较明显。在今年春运气候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北京的空气质量与原来相比有了明显提高。
专家释疑:雾霾的根本因素是污染物持续排放
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自我国有PM2.5记录以来,2013年的雾霾天气为何格外严重?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就我国大范围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做过分析:一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二是静稳天气条件下,机动车尾气和北方冬季燃煤采暖对空气质量恶化贡献较大。
对于部分市民提出“治雾霾基本靠吹”的质疑,有专家表示,“外因在天气,内因在污染”。天气因素是触发和加剧雾霾影响的直接因素,但根本因素是持续的污染物排放。
新闻链接
研究称北京雾霾含1300种微生物
据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报道,该研究小组检测了2013年1月从北京抽取的空气样本的DNA片段,发现约有1300种微生物飘浮在北京的雾霾中。2013年1月是北京空气污染尤为糟糕的一段时间。
英国《自然新闻》杂志报道说,大多数微生物是无害的,但已知有些物种会引发人类的过敏和肺部疾病。《自然新闻》报道说,该研究小组发现,在雾霾较严重的日子,危险物种的浓度更高。报道称,然而,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真正存活于北京的雾霾中。DNA检测无法说明DNA来自于活的还是死的微生物,因此这些物种中有些可能实际上是人类皮肤上脱落的或者是街道上狗的粪便中已死的微生物。
报道指出,这些微生物是否真的让人生病还有待研究。
各省市铁腕治“霾”
河北:钢铁等行业新增产能 就地免职
社科院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显示,2013年,我国有25个省市区被雾霾缠身,平均雾霾天数逼近30天,较同期偏多10.3天,创52年来之最。
雾霾,已经成为今年地方两会反映最为集中的环境问题,一些代表委员甚至直接指着窗外重度污染的天气慷慨陈词。山东省政协共收到十余件关于治理大气污染的提案,几乎各个界别的小组讨论都会涉及此话题;辽宁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专门举行了防治大气污染专题协商会;在湖北,雾霾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截至1月23日,目前已公布的28个省市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仅有宁夏和西藏未明确提及大气污染内容。其中明确提到治理雾霾天气和监测PM2.5的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达到15个。而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雾霾”和“PM2.5”的省市约有8个,主要为河北、天津等“重灾区”。此外,今年的各地两会上不少省市都不约而同开出“军令状”:北京全年计划削减燃煤260万吨,退出污染企业300家;上海提出着力推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国重污染地区之一的河北更是“背水一战”,“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新增一吨产能,党政同责,就地免职。”
此外,详细比较26个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后发现,湖北、浙江、黑龙江等12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均指出,要以更有力、空前的姿态对付“雾霾”、换取蓝天。个别省市的政府报告在治霾方面甚至出现了“铁腕”、“前所未有”等强硬描述。江苏在政府报告中动用到“铁腕治污”一词,称2014年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而大气污染防治将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河北省政府报告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篇幅最长,共有700余字。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