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产能过剩要扶持大企业
2013年12月24日 9:8 2331次浏览 来源: 中财网 分类: 盘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强调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在我国已存在多年。2009年国务院就针对产能过剩问题专门下发了《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电解铝、造船等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为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向好势头,加快推动结构调整,引导新兴产业有序发展,必须尽快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以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但是,《意见》下发以后,产能过剩的趋势不但没有得到扭转,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据有关部门调查,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9%,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尤为突出。
产能过剩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产能过剩的矛盾不化解,直接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甚至有可能引发中国经济增长的系统性风险乃至经济危机。中央对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视,表明“产能过剩”已经到了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危及经济增长、迫切需要化解的严重地步。
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复杂。需求疲软是产能过剩的第一个原因。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增长减速、房地产限购以及政府不推大规模刺激等多重因素,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需求持续疲软。与需求快速下滑相对应的是产能供给的持续攀升,相关行业产能建设屡创新高,成为这些行业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的第二大原因。而地方政府追求GDP引发的难以抑制的投资冲动,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结合或其他因素形成的“暴利效应”,使一些行业投资增长不断强化,进一步加剧了这些行业产能过度扩张,虽然中央政府千方百计化解过剩产能,但各地新增产能仍然在不断形成,“十二五”规划中有16个省市区把钢铁作为重点发展产业,20个省市区把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这是造成产能过剩高温不退的第三个原因。产品低端,技术含量不高,高端产品缺乏,新技术难以突破困境,成为产能过剩得以继续加剧的第四个原因。
产能过剩带来严重后果,各地区产业高度同质化,恶性竞争,行业内部打恶仗、乱仗,大量产品产量积压,资源浪费严重,污染加剧,造成债权人、投资者的重大损失,引发失业、税收损失、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据中钢协统计,2013年吨钢利润一度跌至0.43元的低位,其会员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只有0.13%,86户会员企业中有亏损企业35户,亏损面达40.7%。
化解产能过剩,成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题要点,首要的是扶持大企业,由大企业承担起行业整合重任,走优化存量、减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加行业集中度,改善产能过剩,实现合理有序减产,这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
当然,通过大企业这个载体整合市场、进行兼并重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企业并购,不是简单的恶性竞争,而是有组织的战略性市场安排,使得过剩产能在市场整合的过程中有序淘汰,提高产业集中度,这也是市场化形态的进步。工业发达国家去产能化大都是通过大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来实现的,是债权人推动重组,把工厂交给一些负责任的大企业。重组后的大企业能够合理利用资源,解决投资者、债权人和职工就业问题,可以采取减量措施,包括关掉部分工厂、降低产能利用率,逐步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平衡。
化解产能过剩不能使用类似20世纪90年代末“纺织压锭”的行政性手段,需要更多发挥改革和市场的决定性力量,建立以市场化方式为主的过剩产能清理政策框架,以达到更好效果。政府要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的宏观调控政策,促进过剩产能自然消化。为此必须实施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注重用“盘活存量货币”的方式改善银行间流动性不足,为并购金融工具的创新提供规范环境。同时,还要创建产能清算过程中风险和代价的分担框架,金融机构必然会承担化解产能过剩的部分买单责任,部分杠杆率较高的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要有产能过剩的风险意识。
企业也要修内功,提高自身素质,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产品的档次、质量和水平,使其在世界上有竞争力。解决产能过剩,这是一条途径。
过剩的产能,也可以向国际市场转移。通过瀑布效应,把过剩但全球不过剩的产能转移到产业链比中国稍低一些的地方,如近年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不断发现新油气矿产资源,但该地区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形成了其能源出口的增长瓶颈,中国应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加强对这些地区能源、运输、电力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消化中国过剩的产能。
根本性的出路,还是要提高需求能力。在供给端进行化解产能的同时,通过新型城镇化、财税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纠正资源错配,将被抑制的需求最大效释放出来。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