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搬起“稀土”砸自己的脚
2013年11月04日 11:24 457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稀土 作者: 定律
备受关注的稀土WTO诉讼终于定局,中国败诉了。败诉的结局就是中国取消稀土配额政策,稀土敞开供应,政府无法约束企业的出口行为。正所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国大量出口稀土,却没有国际稀土市场的定价权;国内稀土产业长期存在过度开采、破坏环境、过量出口和低水平利用的乱象……如此种种,正是中国稀土行业30年发展的“心腹之患”。
为了扭转稀土产业面临的被动局面,我国政府近几年逐渐开始对稀土开采规模、产量和出口总量进行总体规划和限制。但是,没想到美国、欧盟、日本不干了,向世贸组织提起针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贸易诉讼。
如今败诉已成定局,与其无力地控诉欧、美、日的险恶用心,自怨自艾,不如从现实出发,寻找自身的短板,积极应对。不要再搬起“稀土”砸了自己的脚。
面对愈演愈烈的稀土之争,中国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争回自己应有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从长远来看,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制定和实施一整套可持续的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其重点在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稀土资源开采的管理。针对长期存在的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问题,对稀土资源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进行保护性的开采。在现有的稀土矿中,国家应在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开采,封存部分矿区作为战略储备,达到对稀土资源和当地环境双重保护的目的。近年来,国内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和成功的实践。
二是加快稀土行业的整合速度,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别让稀土“白菜价”的惨剧重演。一个不能忽略的背景是,目前国内的稀土分离冶炼产能已经严重过剩。目前南方离子型稀土的分离冶炼产能已经超过了10万吨,而作为南方稀土老大的江西省2013年第一批生产指标为3950吨。南方分离冶炼企业获得的离子矿70%以上来源不明。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的稀土实际生产量为15万~18万吨,而全球每年的实际需求在13万吨左右,中国的需求约10万吨。
所以,中国稀土行业能否经受住取消出口限制“巨浪”的冲击,不但要看能否守住出口政策这道“闸门”,更重要的是要看能否筑牢业内监管这道“大堤”。
三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稀土产业链。这是改变当前我国稀土应用领域被动局面的关键。只有加大在稀土资源基础领域和应用领域的投入和研究,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我国稀土二次开发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一方面靠卖资源换取得不偿失的少量外汇,另一方面却在高端稀土产品上又严重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最终在国内建立起一整套稀土资源开采、初级开发、二次开发、回收利用的完整良性循环产业链,真正形成自己的稀土产业链。
清醒面对,有序进行,才不会搬起“稀土”砸了自己的脚。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