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支撑逐渐减弱 锌短期仍有上行动能

2013年10月15日 15:0 45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近期,美国两党债务上限之争主导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在两党真正达成一致之前,商品市场偏向谨慎, 锌价波动有限,总体上延续今年3月以来的区间震荡格局。整体上看,锌的基本面相对偏弱,第四季度需求有望保持相对平稳增长,但缺乏明显的增长点,而供应过剩态势未变,年前锌价将维持当前的震荡态势,震荡区间为伦锌1800美元~2000美元/吨,沪锌14300元~15300元/吨。技术上看,短期走势转强,近期仍有上行空间,可能向上测试伦锌1930美元/吨,沪锌15100元/吨压力。
  从美国最近的财政谈判进展来看,两党有望打破僵局,最终解决债务上限问题。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推崇量化宽松政策的耶伦为美联储主席,在债务上限、政府预算谈判仍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QE缩减将再次延后启动。经济上,美国持续稳健复苏,欧盟触底回升,而我国经济经历了6月的触底后,在随后的7月和8月有了明显的改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政府将再次将调结构放在增长之前,可能会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空间。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出口同比下滑0.3%,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及8月的7.2%增长率;进口同比增长7.4%,大体符合预期。而9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50.2,大幅低于初值51.2。世界银行与IMF均下调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显示中国经济复苏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而增速放缓则是大势所趋,这决定锌的消费难有大的突破。
  基建投资将是第四季度的亮点,由此带动的消费量将使得锌有望保持相对平稳的消费增速。从三季度的数据来看,7月我国基础建设投资同比增速上升至24.8%,8月则快速提高到29.3%,创近两年新高,显示铁路和城市基础建设,基建投资的增长已从三季度开始发力。其中,与铁路交通相关和公用设施的投资涨幅明显,说明稳增长政策已经在发挥作用。而四季度稳增长的政策将会落地,基础建设带来的需求释放将会有效拉动锌的消费。而房地产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7月底政府表态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后,没有出台明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笔者对房地产需求保持中性看法,可能会维持相对的稳定。
  供应上,2013年锌继续保持良好的恢复态势。“十一五”期间国内投产的矿山,自去年以来产出大幅释放,今年国内锌矿产出维持较高的增速。1~8月国内锌矿累计产出363.8万吨,同比增长10.2%;与此同时,进口锌矿也在增加,1~8月累计进口量达到135.6万吨,增长13%。相对应的,8月我国精锌产量为43.7万吨,同比增长10.1%;1~8月份累计产量345.8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0.8%。1~8月国内精锌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长18.0%至35.1万吨。而9月以来,精锌加工费较前两月提高了200元~300元/吨,在目前锌精矿供应充裕的情况下,这将刺激锌冶炼企业的开工积极性,使得开工率再度回升,四季度精锌供应将维持增长态势。
  但是,全年总过剩量有望缩窄。据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统计,今年1~7月全球锌市供应过剩11.9万吨,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去年全年锌市供应过剩26.2万吨。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公布的数据有所出入,据其统计,今年1~7月全球锌市供应过剩7万吨,去年同期为过剩14万吨,两者数据都指向锌市供应过剩,但过剩量有所缩窄。
  从现货市场表现来看,“金九银十”旺季特征表现得并不特别明显,国庆节后现货市场未出现明显的节后补货行为,成交依然清淡,普遍持观望心态,下游按需采购。在冶炼厂持货商惜售挺价下,现货升水有所走高,目前0#现锌较1401合约升水140元~180元/吨。库存方面,截至10月11日当周,伦锌库存为99.3万吨,沪锌库存25.1万吨,延续近期总体下滑的趋势。不过,考虑到不断增长的产量,冶炼厂和持货商惜售挺价,进口的增加,下游消费相对平稳,大多按需采购,社会隐形库存不可小觑。因此,显性库存的下滑对价格支撑有限。另一方面,11月将逐步转向淡季预期,消费支撑将逐渐减弱,无法为锌价的上行持续提供动能。
  技术上看,经过较长时间的窄幅震荡后,短期均线收敛走平后开始向上发散,国内外锌价都成功站上均线组,形态转强。不过,国内锌价要强于伦锌走势,节前离场观望的资金于节后重新入场,成交量亦有所放大,上涨的动能仍存,将向上测试伦锌1930美元/吨,沪锌15100元/吨压力。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