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稀土含量超标 外资巨头在华采购难
2013年08月27日 11:24 442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稀土
因为茶叶稀土含量超标,而国外没有此项标准,给外商在华采购带来疑惑。
英国联合食品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苏志杰近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采访说,由于农残超标、可追溯系统缺失等问题,公司去年在世界最大的绿茶生产国——中国的采购量不到其全球采购量的20%,采购成本高企导致中国区在其旗下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川宁茶企业利润贡献率尚不足1%。此外,稀土限量是中国定的标准,中国的茶企却做不到。
农残检验标准与国际未接轨既阻碍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大规模采购,也制约了中国出口茶叶从散装低端原料茶向高端的转型。这也是去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减2.82%的重要原因。
仅中国有稀土限量标准
7月底,江苏省质监局通报了今年第二季度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7家茶企的品牌茶稀土限量(以稀土氧化物总量计)项目不合格。2005年10月,我国废止了GB9676《茶叶卫生标准》,茶叶卫生标准纳入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管理范畴。根据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稀土含量值为2mg/kg,也即茶叶中稀土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
而关于稀土限量的标准,让外商们觉得有点奇怪,因为这个标准仅在中国有,欧盟、日本和美国以及其他产茶大国并无此标准。但他们对此问题非常重视。
“中国定的标准,自己的茶企却做不到。”苏志杰说,他最初听到茶叶里含有稀土,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后来才发现这是在中国茶叶种植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标准的问题,也成为了中国茶企出口的瓶颈。
2012年,中国产茶约175万吨,出口31万吨,同比下降2.82%。来自中国食品土特产进出口商会的分析认为,因农药残留检测问题,出口到欧盟、日本的茶叶数量逐年减少。2012年,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茶叶量为40863.8吨,同比下降5.2%;出口到日本的茶叶量为17319.9吨,同比减少4.3%。
关于稀土限量的问题,不止一位茶企负责人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喝茶又不是吃茶渣,茶叶中的稀土含量是指茶渣中含有稀土,又不是茶汤中含稀土。
此前,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开展的茶叶冲泡过程中稀土元素浸出率研究表明,通过冲泡,茶叶中稀土元素(以氧化物总量计)的总浸出率均低于20%,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I)参考值,当前稀土含量水平的茶样在泡饮过程中,均不足以造成膳食安全性问题。
“这个标准太严格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茶企负责人说,茶叶中稀土含量本底值为0.23~1.76mg/kg,标准却定在2mg/kg,实在是太苛刻了。
目前,茶叶中稀土限量标准仍在争议之中。而由于外国没有相关标准,使得跨国企业无法贸然大量采购中国茶叶。
追溯体系缺失推高成本
此外,因为追溯体系的缺失,也让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茶叶采购异常艰难。
苏志杰说,他们来中国采购15年,去年全球采购金额为2亿英镑,在中国的采购量并不大,大概为全球采购的20%,主要是绿茶。其他的主要从斯里兰卡、印度以及非洲国家采购。
“贸易商不知道更多关于他们上家的信息。”苏志杰说,这也是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的一大挑战。一些国外厂家要求茶叶具有可追溯性,出口商需要提供这些信息,并能够经得起核实。
英联食品川宁茶全球采购团队共有6个人,中国区是一个叫尼克的采购商负责。尼克会问茶叶贸易商,这些茶是从哪些商家买的。通常在这个环节,贸易商就答不上来了,更别提后面的他们是如何施肥与除虫了。
英联食品只好绕过贸易商,直接找规模较大的茶叶基地和农户。“从产茶基地来的茶叶相关检测数据都很清楚。”苏志杰说,近3年来,川宁茶从中国的采购渠道发生了变化,以前贸易商占100%,现在减少到60%;未来3年,英联食品将完全绕过贸易商,从基地采购。
“这样的成本非常高,几近于一对一采购。”苏志杰说,贸易商按批量从茶农收购,通常来自多个农户,并且不愁卖。
目前符合英联食品采购要求的中国茶产业基地并不多,主要在云南、浙江、安徽。“而且这些基地都需要通过欧盟认证,所有过程都有成本。”苏志杰说,当地政府对于帮助茶产业基地建立可追溯系统和数据记录也没有多大兴趣,他们更关注外商投资企业能在当地投多少钱,采购多少当地的茶叶。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