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诟病难掩 产能过剩严重

2013年08月20日 9:31 76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稀土行业整个产业链都颓废不堪。今年更是到了冰点,6月份的销量创两年来的最低,订单非常少,估计7、8月份还会更差。”6月底,国内稀土金属矿产品代理商邱志成,对记者大倒苦水。
  邱志成所代理的产品厂家,位于稀土矿产资源丰富的江西赣州。刚好在6月18日,赣州市矿管局组织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有关部门正在对稀土私矿展开一场全面的打击行动,多数私矿库存被查封。
  尽管受打击私矿的利好影响,稀土报价开始上扬,可是下游市场需求并未回暖,供大于求的诟病仍然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以包钢稀土为代表的稀土贸易商,不得不无奈选择了停产保价。邱志成的海外客户还是拒绝补货,成交稀少,后市难言乐观。


  价格短暂回升
  近期赣州打击非法开采稀土行动初见成效,稀土价格开始回升。
  稀土行业高级分析师杜帅兵给记者举例说,今年6月以来,轻重稀土的氧化物价格都有所上涨,其中镨氧化物从110万元每吨上涨到了160万元每吨,铽氧化物从220万元每吨上涨到310万元每吨。一个月内,这两种产品的上涨幅度高达40%-50%。但是这个价格仍然低于去年年底的最低价格。
  “我们担心的是,稀土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只是由于赣州打击开采私矿这个噱头而引起的短暂性回升。”杜帅兵直言,政府的整治力度还是不够大,成效也有限,所有价格能否持续稳定还只能打一个问号。下游加工商和贸易商也在持观望态度。
  目前下游高端钕铁硼产品的开工率为七八成,但是中低端产品却不到三成,实际上中低端产品占整个钕铁硼市场的80%。
  有数据显示,2011年国外海关的稀土进口统计比我国海关的出口统计数量高出1.2倍,也就是说走私量是正常出口量的120%。
  针对稀土行业长期存在的私采滥挖和走私问题,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的动作从未停止,以维护稀土市场秩序,尤其是在2012年。
  2012年4月,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成立;6月,稀土专用发票正式出台;8月,稀土交易平台挂牌成立;9月,国家对稀土资源实行战略性收储。另外,政府还提高了稀土行业的环保准入门槛。10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也开展了关于核查稀土违法违规行为的整顿行动。
  尽管政府整治行动频频,但是仍然无法制止私矿开采和走私行为,而且这些非法行为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高额利润和充足货源让很多人铤而走险。稀土材料厂商为了赚取差价和避开国家税收,宁愿冒险从私矿购买原矿石,这已经成为市场的潜规则。”国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稀土贸易商向记者透露,很多地方政府迫于政绩要求,与私矿开采老板勾结,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一来,就拉低了稀土产品的价格,形成了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对于类似赣州政府查封私矿开采的行为,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稀土供需矛盾,然而要真正促使稀土供需趋于平衡,仅凭打击私矿是无法做到的。


  产能过剩严重
  稀土行业多年来一直处于供大于求、产大于销的态势,一旦需求稍微不振,全行业就迅速疲软。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占据全球23%的总量,却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目前全球稀土产能包括私矿在内大约为20-30万吨,而全球对稀土的需求量是十几万吨,供应量远远高过需求量。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