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重金属污染 破瓶颈方能见成效

2013年08月07日 9:54 71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前段时间的镉大米事件让人们心有余悸,最近媒体热议的水龙头铅超标事件引起人们担忧……如今,由于土壤和水源遭到污染等因素,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正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各种途径危害公众的健康。
  解决重金属污染刻不容缓!日前,在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技术交流会上,来自政府和业界的专家共同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重金属污染严重
  人体铅含量超标容易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砷含量超标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并有致癌的可能;长期摄入微量镉容易引起骨痛病;如果急性汞中毒,则会诱发肝炎和血尿……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显而易见。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发生30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包括湖南浏阳镉污染、中金岭南铊超标事件、四川内江铅污染事件、山东临沂砷污染、福建紫金矿业溃坝事件等。
  《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称,我国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平均每年发生10起。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0%。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在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技术交流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周宏春介绍了不久前到湖南调研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情况。周宏春经研究发现,重金属污染的集中地区有一定的分布规律。第一大类是存在有色金属矿山的地方,重金属污染的背景值本来就高,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包括湖南、江西,以及西北地区的陕西等地。第二大类是再生金属加工企业园区分布的地方。再生金属加工企业无论企业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总会排放污染物,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第三大类是农业灌溉密集区,因为无论是大气污染还是水污染,其最终的归属都是土壤。第四大类是交通干线旁边、电厂附近,有可能有重金属污染。
  治理存在难题
  面对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污染和土壤修复刻不容缓。然而,“受技术不成熟、资金不足、评估标准模糊三大问题影响,我国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重金属与土壤修复委员会秘书长刘阳生说。
  刘阳生介绍,技术不成熟是困扰我国土壤修复最大的难题。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量大面广,决定了任何成本高昂的技术都难以大规模推广,也使国外主要针对小块土地修复的技术在国内难有用武之地。
  资金不足也是瓶颈之一。据介绍,即使采用植物修复这种较便宜的办法,每亩土地的修复成本也需要2万多元,还需连续种植数年,按照3亿亩待修复土地计算,我国耕地修复总体所需资金将达6万亿元。而根据《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仅有300亿元。
  刘阳生表示,这么巨大的资金投入,单纯依赖政府是行不通的。只有找到合适的融资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才能解决问题。
  此外,评估标准的模糊同样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刘阳生解释说,不同的土地用途理应有不同的修复质量评估标准。目前的评估标准尚不够全面,在已公布的土壤环境评价标准中,只有农业用地和展会用地两项,土壤修复将面临无的放矢的窘境。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