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铅资源循环利用化害为利
2013年06月26日 14:50 100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工业报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陈祎淼
作为一种极具环境破坏力的金属元素,铅在环保领域一向拥有“生态杀手”之称。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儿童血铅”事件时有发生,铅污染地下水的报道也频繁见诸报端,普通民众一时间闻铅色变,纷纷将矛盾焦点指向涉铅企业,对铅酸蓄电池生产厂也颇多微词。
由于铅污染事件频发,国家对涉铅行业的整治屡出重拳。继2012年5月《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之后,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的政策再一次出台,2013年3月12日,工信部、环保部等五部委《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工信部联节〔2013〕92号)(以下简称《意见》)。
铅污染问题已日渐成为一个公众话题。究竟如何看待这一产业,如何促进这一产业规范发展,如何切实推动相关工作?本报为此专门咨询了相关专家和知情人士,期望以此让公众更加了解和关注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
铅污染已非治不可
据知情人士介绍,铅酸蓄电池、再生铅行业与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相比,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相对而言并不突出,但国家下决心专门就铅酸蓄电池、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问题由五部委联合发布文件,而且明确了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内的铅污染防治工作“负总责”,就是看到了铅污染形势十分严峻,行业秩序混乱,已到了非下大决心治理不可的地步。
该人士指出,抓好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污染防治、规范发展工作,事关地方、企业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不仅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污染治理和产业升级任务,更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意见》的出发点虽然是要化解环境污染问题,但事实上提出的主要政策措施,更多着眼于有效化解铅酸蓄电池、再生铅行业产能过剩、无序发展问题,文件的贯彻落实,将大大规范这两个行业,并为在更广范围内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有专家表示,“文件的发布将促进两行业规范发展,随着意见的逐步落实,一些长期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企业将获得更多政策扶持,而一些无序发展的‘小作坊’将受到严厉打击,最终将被淘汰。”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