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重金属超标食品零容忍

2013年06月24日 9:5 39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日前,重庆查获一千余斤假蜂蜜,系用水、白糖、明矾、香精等勾兑熬制,其中铝含量严重超标,人服用后,轻则腹泻、呕吐,重则造成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中毒,甚至影响生育。
  无独有偶,广东省政协日前召开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专题座谈会,政府有关部门披露的情况令现场委员“心情沉重”。据介绍,由于土壤污染,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属超标率达10%―20%。据有关部门对新会市灌溉水质量的监测结果,汞超标准率达47.7%。粤东练江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水质严重恶化,流域近200万人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受到影响。省农业厅巡视员余俭娥称,广东耕地受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据有关部门对珠三角土壤检测结果,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形成大面积区域性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以镉、汞、砷、铜等毒性金属元素为主,伴有铅、铬、锌、镍等有害元素。
  想想余波未平的镉超标生蚝和“毒”大米事件,公众一次又一次因为食品重金属残留超标问题而绷紧恐慌的神经。
  因为受到工业“三废”污染,每年都有大面积的农田减产甚至绝收,许多良田无奈地因严重污染而抛荒或改变用途。网友以自强不“吸”调侃空气污染,以改编版《忘情水》调侃水污染,媒体大声疾呼“土壤去毒等不起了”……重金属污染元素海陆空三军齐发将我们陷于十面埋伏之中,食品安全难免四面楚歌。以前人们亲切问候“您吃了吗”,现在时髦的问候语成了“您吃满化学元素周期表了吗”。
  于是,有人说,环境污染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重金属超标食品想躲也难。不过,对这种“认命”论调,消费者并不买账。在本报日前发起的“对于接连曝出的重金属超标食品事件,你怎么想?”的微博调查中,竟无一人选择“环境污染短期内好不了,无奈,顺其自然”这一选项,而是无一例外的都将票投向了“希望监管部门加强把关力度,严防漏网之鱼”和“照专家指导可行的减少重金属残留的方法做”两个选项。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零容忍价值取向并不因环境污染严峻的客观事实而发生丝毫动摇,即使这多少有一点点的理想化,吃的安全已是消费者最最底线的诉求。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