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自主创新促企业转型升级
2013年05月13日 14:7 9781次浏览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分类: 铅锌资讯
“固本强基”就是要巩固其根本,强壮其基础,好比一幢高楼大厦必有坚实基础一样。30年改革开放把人们的思想和各行各业引上了创新之路。特别是对于我国制造企业来说,创新已成为有效推动“十二五”提出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转型升级”基本战略方针的基础。如今,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已成为所有制造企业的行动纲领。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等5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一系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的措施,目的就是要顺应产业发展现实和环保呼声高涨的双重要求。
被逼出来的改造提升
铅酸蓄电池产业是我国制造行业的一部份,同样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放到提升、从讲技术到技术创新、再从技术创新到创造的发展过程。近年来,我国铅酸蓄电池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和质的提升。过去,因生产技术、工艺、设施、设备水平等工业制造基础本身的落后和不相匹配,我国铅酸蓄电池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此,2011年国家对铅酸蓄电池行业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整治,有力地推动了该行业在生产技术、生产设施、设备与生产工艺的提升,有力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环保方面的压力。目前,该行业所有大中型企业的思想认识显著提高,整治工作已被大部分铅酸蓄电池生产制造企业接受。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蓄电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龙瑞表示,是电动助力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铅酸蓄电池产业的发展。可以说,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是伴随着电动助力车的快速发展而发展的,其生产企业和产能也由当初的一些小型小批量生产企业发展到了如今的300多家大中型企业,生产设施、设备也由过去的以简单的手工劳作和劳动密集型发展到了当今主要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为主的生产工艺,年销售产值近2000亿元。可以说,该行业的提升改造、转型升级是随着我国整体制造水平提高而提升的,同时,铅酸蓄电池行业制造水平的提升,又有利地促进了其他制造产业的整体制造工艺和水平的提高。
在河南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现场,记者真切地感受到铅酸蓄电池产业在这里发生的变化。以铸片生产工艺的改进为例,此前铸片是把一条条铅锭直接放到一口大锅内进行熔化,而后再由人工一勺子一勺子地淘起来倒进模具中浇出片来。现在,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从铅锭的熔化到成片,可以完全由机器来完成。业内人士称,几年前的铸片工艺为“一锅一机”,目前“一锅二机”已普遍在大多数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中推广应用,而工艺更高的“一锅四机”也于去年年底在河南超威电池(集团)有限公司得以实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还欣喜地看到了“一锅六机”在浙江绍兴汇同蓄电池有限公司的应用和“一锅八机”在安徽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的应用,而“一锅九机”去年在江西新威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也已投入使用,而且该公司的自动化程度较高,极大地降低了铅烟、铅尘、铅渣的产生,在节能降耗及环保上跨出了一大步。
据江西新威动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顺荣介绍,自动刷片机的改进,使生产效率提升4倍,每套电池人工成本降低0.21元,按照每天50万只产能计算,年新增利润超过3500万元。封闭运行使刷片的环保与职业卫生水平提升到一个崭新平台。免过桥自动铸焊机,一次成型,每只电池节约铅合金30克,降低成本0.6元;每台铸焊机,节省人工3-4人,每只电池人工成本降低0.8元;按照日产50万只电池产能,年增利润超过2.2亿元。而且,该公司还在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的更新和开发。
除此之外,各大型生产企业还在积极与相关设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联手开发更先进的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而且这些大中型企业在近两三年中,在设施、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改造、提升方面投资力度都在千万元以上,不少企业甚至达到几千万元甚至近亿元。
记者在江苏浙长电源有限公司看到,整个厂区内仅有几名工作人员。该公司董事长桑平平介绍说,自去年以来,虽然整个蓄电池市场情况一直不好,但浙长电源还是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和提升生产设施、设备的工艺。“我相信浙长电源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最终会渡过难关。同时,改造提升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尤重要,‘根’扎的稳,抗风险的系数才会更高。”桑平平表示。
而在浙江长兴天能(国际)集团,其相关工作人员则向记者表示,天能集团在去年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蓄电池组装单条生产线,目的就是要借鉴这些示范的改造经验,提升行业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应用水平。
用大多数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的话说——这是被逼出来的。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