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俣公约》让中国面临汞污染治理困境

2013年04月16日 9:43 111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153184410

  汞,又称水银,世界马上将会为它带上一个“帽子”。
  今年年初,正当中国遭受大面积雾霾天气时,地球的另一端日内瓦已经悄然结束了一场长达10年关于汞问题的国际谈判,最终的定稿《水俣公约》将在今年10月9日在日本签署。
  《水俣公约》对汞的产品贸易、含汞产品使用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汞排放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中国也将成为缔约国之一。
  汞之所以能受到全球公约的关注是因为它的可迁移性,即中国排放的汞能够污染其他国家,比如北欧的鱼头里能找到的具有毒性的汞。其在一些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会生成毒性较大的甲基汞,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也就是说汞污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汞生产、消费和排放国,然而这其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矛盾的现状就是“国外研究认为中国汞污染环境问题并没有国外那么严重,对人体的威胁低于国外。”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冯新斌对本报记者表示。
  这其中主要原因是人体的汞暴露主要通过吃鱼,与国外主要吃野生鱼不同的是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吃养殖鱼,因此甲基汞沉淀较少。但是也有研究认为中国目前部分地区水稻中的甲基汞超标。
  事实上,目前真实的情况是,学界对于我国汞排放特征和减排原理的研究非常薄弱,对汞的环境分布、迁移和环境效应等认识十分匮乏,对其生物累积等尚不清楚。
  但清楚的是即将签署的《水俣公约》对于“汞大户”的中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挑战,中国也在积极应对并在突破基础研究。

  燃煤占汞排放52%
  据接近环保部的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正在制定行业如电池行业汞排放标准。
  自19世纪50年代末,日本九州水俣市附近地区爆发轰动世界的“水俣病”之后,美洲、欧洲、非洲都相继出现了汞污染问题。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东北松花江和河北省蓟运河流域曾发生过严重的汞污染事件。
  虽然近年来没有大面积爆发汞污染环境事件,但是汞排放和汞使用仍如影随形。
  就汞排放而言,由燃煤电厂排放出的汞也对大气质量构成危害。而重度毒性的汞,也是灰霾天气中的致毒因素之一。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汞污染专家以及律师大卫·勒奈特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多地的灰霾天气部分来自于燃煤,但“肉眼是看不到其中的汞污染的”。
  根据2013年1月公布的《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显示,2007年数据表明中国年度汞在大气中的排放量约为643吨。当然除了燃煤以外,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生产、氯碱制造、电子垃圾处理等行业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都会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汞污染物。
  根据2007年国合会承担的《中国汞管理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的内容显示,燃煤锅炉、燃煤发电厂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占了中国主要行业大气汞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其占比分别为33%、19%以及18%。
  “中国显然属于汞排放大国。”冯新斌表示。
  除了汞排放以外,中国总的汞消费数量大约在1000吨,约占世界总量的50%,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汞产品生产国和使用国。
  勒奈特指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是目前全球仅存的两个还在大规模开采汞矿的国家。
  另外,由于我国煤炭的能源结构导致我国PVC的生产必须使用汞作为催化剂,而全球其他所有国家都是使用石油。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