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风险预警机制待建立

2013年04月12日 9:20 27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盘点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昨天(11日)发布的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下称《报告》)指出,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隐蔽性、潜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我国亟待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环境健康风险预警机制。
  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发生30多起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包括湖南浏阳镉污染、中金岭南铊超标事件、四川内江铅污染事件、山东临沂砷污染、福建紫金矿业溃坝事件等,一系列重金属污染事件触目惊心。
  《报告》分析,这预示着血铅超标事件并未离我们远去,而且有愈发复杂、愈发难以控制的趋势,其爆发频率之高令人震惊。从人群血铅超标事件发生地域上来看,覆盖范围之广令人担忧。
  纵观此类铅污染环境健康事件的直接原因,多数是由于有色金属冶炼和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废气违规排放以及卫生防护距离内人群未按规定搬迁所致。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相关部门监管及应对不力、职工卫生防护意识薄弱等也是造成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报告》介绍,大气铅污染是造成人体铅暴露的主要因素。环保部门监测显示,1990年至2009年这20年之间,我国大气铅排放约20万吨。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交通的迅速发展,我国大气铅排放又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由机动车汽油燃烧排放的铅大幅减少(只占5%),燃煤源开始成为最主要的排放源,半数以上的大气铅污染都来自于燃煤排放。
  同时,有色金属冶炼业的铅排放量也超过了三分之一。此外,水泥和钢铁生产等其他行业排放量所占比例近年来也大幅提升,占到总排放的十分之一。
  《报告》指出,我国大气铅排放量大,排放地区集中,对人体健康风险存在严重的威胁。血铅水平作为可以反应近期铅接触的情况的生物标志物,是评价铅暴露风险的重要手段。
  《报告》认为,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建立环境健康风险预警机制是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价和管理机制的重中之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程红光介绍,目前,各种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主要有血铅、尿镉、血铬、血砷、无机汞等,可以以县为单位建立长期的环境健康监测机制,为建立环境健康预警机制提供客观的、可靠的、稳定的数据支撑,争取在环境健康问题发生前,从源头上杜绝其发生。
  重金属污染物对于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可能要积累多年达到临界状态之后才可能爆发(但并不是说未达到临界值之前对人体没有危害)。
  《报告》认为,建立重金属环境健康风险预警机制还应当加强推进信息公开,增进公民的环境健康风险意识,增强企业污染信息的透明度,政府监管部门应积极地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快速有效流动,有效预防潜在风险的产生。与此同时,加强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健全社会风险评价机制,从源头上预防突发事件。(第一财经网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