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黄金工业六十年回顾与思考
2009年10月12日 16:42 3995次浏览 来源: 中国黄金报 分类: 贵金属
一条跋涉了60年的雄关漫道,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积弱积贫、百废待兴的中国,一头连着经过几代人艰苦奋斗而今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高歌猛进的新中国。在新中国60华诞的时刻,回首望去,大历史的视角向世界彰显着,中国黄金工业与共和国同步参与、拼搏并创造着60年的辉煌,实现着60年的光荣与梦想。
一个黄金开采史伴随几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曾被西方所不屑,如今已经潮起潮落关乎世界。人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以中国黄金工业为主力参与的中国黄金市场,有望成为世界经济主场之一。人们会看到,这支劲旅在启迪这个市场良性能量的同时,将怎样深刻影响这个市场。
“所有的历史皆为当代史”,中国现代黄金工业的发展史其实浓缩了新中国60年的历程,更浓缩了改革开放30余年的丰硕成果。纵观60年中国现代黄金工业发展之路,可以看到新中国黄金工业的崛起和奋进,是“踏平坎坷成大道”的突进,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历程。六十一甲子,往事并不恍如隔世,与现实却差若天渊。一些标志性的纬度已经深刻在几代黄金人的心中,镌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如许光景,如许纬度,恰好可以成为我们检视自己的一个坐标,一个契机。
历史纬度
纬度之一是60年前。新中国在战争废墟中崛起时的1949年,萎缩的4吨黄金年产量仅为1899年10吨年产量的五分之二。4吨,旧时代的尴尬印证着新中国破茧而出时的窘境,同时,也成为新中国着力振兴黄金工业的原动力。
纬度之二是34年前的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分管黄金工作。中国黄金工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徘徊了长达16年的缓慢恢复期,从此步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和全面发展时期,黄金产量年递增率达到10%。值得关注的是,此时,正值国民经济濒临崩溃之时,一度遭冷落的黄金逆经济颓势而动。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中国黄金工业,其政治地位、经济地位首次在中国发展史上得以高度提升及战略认可。耐人寻味的是,时至今日,仍可洞晓当年危世“四两拨千斤”拯救中国经济方略的微妙。
1977年,全国黄金产量达16.028吨,创新中国成立2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首次超过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终结之年1911年15吨的历史最高年产量。次年,也就是1978年,新中国进改革开放新纪元,是年产金19.673吨。
纬度之三是改革开放进入到第15个年头,而在此一年前,也就是1992年,国内经济高速增长,年末开始实施“软着陆”。这一年,国务院决定按低于国际金价10%的水平收购矿产黄金,将过去实行了几十年的由国家定价的固定定价方式,改为随着国际市场金价浮动定价方式,基本实现与国际金价的接轨。坚冰已破,壁垒打开,中国黄金工业在尚未适应改革前行的节奏时,“推船下海”,步入市场经济时代。
其间,国内资本市场刚刚萌芽,黄金工业市场运营模式仍属混沌蒙昧时期。与此同时,百分之百的中国黄金矿业企业市场模式(或是商业模式的导入)、思想观念、发展战略都在这一大环境中历经了15年的艰苦磨砺,适应、调整直至发生变革。这一变革的“划时代意义”善莫大焉,理所当然地当列入共和国黄金史册。
1995年,“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国黄金产量突破百吨大关,产金108吨。1999年,业内达成普遍共识:坚持地质先行的方针,把扩大资源、占有资源、保护资源、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放在企业工作的首位,以寻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纬度之四是2003年,在全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的形势下,中国黄金集团的龙头企业中金黄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率先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从事黄金生产的上市公司,被业内称为“中国黄金第一股”,成为我国黄金工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标志。此后,山东黄金、紫金矿业、招金矿业、灵宝黄金、恒邦冶炼等大型黄金生产企业相继入市。恭逢其盛,眼下,“黄金板块”在中国资本市场已经纵横捭阖,蔚为大观。
2007年,全国经济大势将又快又好中的“快”和“好”两个字互换,强调了经济运行质量,其次为发展速度,隐去做大做强,意味深长。同年,黄金产量定格于270.491吨。高速增长势头的出现即为黄金生产连续几个低速增长时期的终结,也是我国黄金工业高速增长时期开始的标志。
如果说60年来,中国黄金工业向祖国贡献了4000吨左右黄金,60年的中国黄金巨变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大剧,那么,30年的改革开放则是这巨大贡献的助推器,是这部大剧的重头戏。30年的时空跨度,让极富张力、蕴含潜能的中国黄金,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三项基金,市场经济,双增双节,“学邯钢,赶仓上”,企业经济效益,矿业生产秩序治理整顿,减员增效,矿业权,企业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制度,资本市场,矿业融资,企业改制,资本运营,资产重组,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集中度,科技成果产业化,又好又快,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当一串层层递进、呈现出鲜明时代特征的词语与事物,逐渐进入中国黄金业界时,凸现了当下中国与以往中国黄金矿业存在形态的巨大转型。
日趋成熟
如果将视角再次聚焦于15年内的巨变内核时,人们还会欣喜地发现,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中国黄金矿业日趋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黄金产量、效益增速明显加快。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黄金地质勘探和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产出效益逐渐显现。2003年至2007年,我国黄金产量年均增幅6.5%。在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中国拉开了从黄金大国向黄金强国进军的序幕:2008年,全国年产金282吨,为1949年的70倍,为1978年的14.3倍。全国黄金年产量由2003年的全球第六位,跃升至2007年的第一位,2009年更有望突破300吨大关。强国之梦必将在不断拼搏、不断进取、不断变革中得以实现。
二是黄金地质勘查取得重大进展。国家黄金地质勘探专项资金的支持,企业地质勘探主体意识、自觉意识的增强,企业对地质勘探和矿权投资的大幅增加,新的找矿理论、找矿方法的广泛应用,都有效促进了黄金地质勘探工作。近年来,中国黄金行业每年新增金资源储量约500吨,2006年超过650吨,2007年新增700吨。甘肃、新疆、青海、吉林、内蒙古、陕西等地,相继发现了大金矿。不断递增的黄金储量夯实了构建黄金强国的基础厚度和强度。
三是黄金生产技术进一步提升。一些大型黄金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开展共性、难点科研课题攻关。国家安排了一批国债项目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技术进步使已占全国黄金资源30%左右的难处理金矿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为开辟黄金矿业开发第二主战场打开了新的通道和路径。
四是企业规模效益日益显现。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黄金行业通过大力推进企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集中,以往“散沙”式的产业布局得以改善;大企业、大集团主导黄金行业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继续扶持大型国企,针对中国黄金工业未来辩证施治的战略正在进一步展开。国内黄金企业数量已由2003年的1211家,减少到目前的不足700家,在量的减少中发生了质的变化。目前,全国已有7家黄金企业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向世界展现着中国黄金矿业的另一种市场发展模式,为新兴的中国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企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资源、资本和科技进步引发的大整合,大变革还将继续,再过几年,我们再来描画黄金工业版图,也许就和当下的世界黄金时局图一样大有看头了。
无限空间
60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尚未有穷期,中国黄金工业虽已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工业化时代特色,但较之发达国家而言,产业业态仍为稚嫩。矿业作为资源型工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波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旧有的体制、结构、模式出现问题,变革势必成为一种本能。而这正预示了一些方向。
已过“而立之年”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黄金行业市场化进程。但市场价值观却尚待真正确立,黄金工业在获取财富后如何保有财富和增值财富?西方社会于此已经累积一个世纪之多,其从形而上的市场观到技术层面的资本运营智慧,都接近烂熟,而我们需要财富思想的“西学东渐”才刚刚开始。
自上世纪末始,黄金业界,百舸争流,只争朝夕,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前所未有集中在资源占有和控制能力上。十几年来,在若干资源占有的成功案例后面,仍不乏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资源失实、估价失真及占有后的整合变数多多的弊端。时值今日,机会成本的机会己近乎于零。资源“蛋糕”基本被分割贻尽后,资源就是“财富”的理解已流于肤浅,以往单一矿种的开发模式已被历史性摒弃。更为科学、有效、充分开发利用宝贵资源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资源占有。在破题中继续寻找更佳优解,直接关乎行业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我们更加清醒,更有智慧,更具勇气。
中国黄金工业经过60年风雨历程的洗礼,特别是30余年改革开放的洗礼,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和能量。在今后的发展之路上,以往过分专注量的累积,忽略技术升级,将使可以预见的发展瓶颈中的新挑战更为现实。在各种利弊的比较中,科技实力无疑是影响中国黄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之一,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尚有无限上升空间的部分。释放创造性,提高生产力,方可顺利完成从黄金大国向黄金强国的过渡乃至转变。
此外,资源变数与经济气候的无常变幻,国际黄金价格高位运行未来走势如何?全球金融危机是勒马还是松缰?企业赢利增长可持否?对于经济能见度能否保持始终清晰的判断?中国黄金现有实力能否抗衡今后未知的颠覆性危机?能否在如今大开大阖的经济大潮中再次把握机会,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使行业立于不败之地?中国黄金经历了60年的锻造,30年的洗礼,16年来市场化的探索,在未来拥有无限可能。但这个世界同样没有给我们留下丝毫大意喘息的余地,其可供沿袭的现成路径并不多,需要我们去开拓;可供复制的开发模式会更少,需要我们去创新。中国黄金工业依然面对大考,面对挑战。
新中国60华诞的喜庆时刻近在眼前,60年的辉煌即将成为历史;已逾30年的改革开放之路将延伸,“中国富,黄金强”的宏大梦想将继续。
中国黄金又置身于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期,中国黄金依旧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