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整合备受期待(组图)
2013年02月27日 16:4 10172次浏览 来源: 中国化工报 分类: 稀土
100多家企业、年产值800多亿元,这样的行业真的不算大,年产值甚至不如一些大型化工企业,但它的一举一动却能牵动全国乃至世界的神经,这个能够如此四两拨千斤的行业便是稀土行业。
眼下,稀土行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无疑是“整合”,从北到南,稀土整合运动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中,有业内人士预测,目前的100多家企业或将大幅缩减到个位数。而作为稀土的重要应用领域,化工行业不但高度关注此次“天翻地覆”的行业大洗牌,也对其中于自身密切相关的稀土定价权、产品升级等问题表达了愿望。“稀土行业要干好自己的事,才能对下游好。”这句话成了稀土应用方的普遍期待。
整合
引发下游高度关注
一直以来,稀土矿山多、小、散、乱,中小企业不规范的滥采乱挖,导致稀土资源极大浪费,稀土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业需要负责任的大企业,这是多方的诉求。去年我国首次发布的稀土白皮书指出,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兼并重组加快推进,形成规模、高效、清洁化的大型生产企业。
作为涉水南方稀土产业的央企之一,中铝与广西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图为中铝广西有色稀土开发有限公司揭牌仪式。
来自中国稀土行业协会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稀土行业原有稀土企业126家,产能约32万吨(稀土氧化物),远远大于每年约12万吨的世界总需求量。而且,稀土行业与其他被国家列为兼并重组重点行业一样,组织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缺乏能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大企业,从而引发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突出问题。
不久前,国务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部际协调小组12家成员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稀土行业是重点行业之一。去年,工信部发布了《稀土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和《稀土行业准入条件》,旨在通过提高稀土行业准入门槛,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兼并重组,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国土资源部公示的稀土探矿权采矿权名单中,全国稀土采矿证被压缩至67个,这意味着目前行业内70%~80%的企业将成为黑户,不再具有开采权。
作为我国稀土资源种类最齐全的省份,广东省也已经成立稀土集团,目标是在紧张激烈的稀土资源整合大潮中统一广东市场。图为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成立仪式。 (越希 摄)
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鲁、川、闽、赣、粤、湘、桂、滇9个省区的20个市(州)。据记者了解,目前,江西、湖南、内蒙古、广东等省区市正积极整合区域内的小企业,已经相继成立了省级稀土产业集团。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目前,部分涉及稀土业务的中央企业和地方的重点省区加快了兼并重组的步伐,稀土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为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奠定了良好基础。国家相关部门将根据企业落实相关责任的完成情况,适时批准成立大型稀土企业集团。
其实,稀土的生产包括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和稀土新材料的生产,而稀土产品主要指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稀土行业的整合主要集中在稀土矿产品、冶炼分离产品领域。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还没有哪个领域不用稀土,都直接或间接与稀土有联系,包括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门类都与稀土有关,化工行业更是如此,是稀土的重点应用领域。他认为,总的来看,当前正在进行的稀土行业的整合,与应用领域也有一定联系。
去年年底,包钢稀土与内蒙古12家稀土上游企业及股东签署了《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框架协议》,标志着包钢稀土迈出了北方稀土整合的一大步。图为包钢稀土的员工正在生产线上作业。
据介绍,目前中国稀土的资源量、产品产量、出口量和应用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尤其是产品的应用量,全球总的应用量是12万~14万吨,而中国市场达到8万吨左右,还在增长中。稀土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有两大类。一类是做石油化工的分子筛催化剂,属于多年以来就存在的传统的应用,催化或助催化的效果非常明显,目前稀土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量已经达到7500吨/年,占总应用量的9.02%;另一类是应用于新材料领域,包括发光材料(占总应用量的5.78%)、储氢材料(占总量的5.33%)、催化材料(占总应用量的5.27%),这几类新材料都与化工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国内稀土1/4以上的用量都应用于化工行业。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