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稀土整合12家上游企业 面临多重考验
2013年02月25日 9:44 4161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类: 稀土
2月23日,我国稀土产品价格与1个月之前价格持平。几经起伏的稀土价格在年后终于企稳,与此同时,2012年宣告停产的包钢稀土也终于酝酿复产。
之前,包钢稀土董秘张日辉称,公司有望在2月下旬恢复生产。近日,公司证券处工作人员公开表示,自去年10月底公告停产以来,停产长达4个月的包钢稀土拟在3月初实现整体复工。“之所以没有在2月底复工,主要考虑按照月度好安排生产任务。”
整合12家稀土上游企业
对于稀土企业的停产,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目前的稀土停产现状应该是暂时的。“基本上是供需失衡的问题,稀土有其特殊性,前期一直以配额形式为主,当时需求旺盛,此时需求下降在市场预期之外,停产只是短期现象。”
市场因素其实只是外因,我国稀土市场更为让人揪心的则是整合。对此,林柏强表示,稀土本身是稀缺资源,应该从战略高度看待稀土整合这个问题,从资源利用、回采率等方面看整合成规模化企业利大于弊,国际上大部分资源公司都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大趋势。
去年年底,包钢稀土与内蒙古12家稀土上游企业及股东签署了《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框架协议》,标志着包钢稀土迈出了北方稀土整合的一大步,但在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看来,这并不是胜利。
日前,张忠对外表示,重组带来的产能叠加并不是包钢稀土的初衷,即使不重组,包钢稀土也拥有足够产能支撑市场需求。“眼下需求骤降引发稀土价格大跌,已经选择停产的包钢稀土对产能扩张实难动心,被收编的12家企业看上去更像是堆不轻的包袱。”
公司面临多重考验
对于包钢稀土整合12家企业背上包袱,有不愿具名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实可以从2012年包钢稀土的业绩预报看出端倪,业绩已经不佳,此时再扩大产能,恐怕压力更大。”
诚然,由于2012年稀土行业整体形势不佳,包钢稀土继2011年停产后,再次停产,公司2012年的利润预计也将遭到“腰斩”。公司2012年度业绩预减公告显示,预计公司2012年度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50%-60%,原因是公司原辅材料采购成本有所上升,各类稀土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市场成交量同比减少,使得公司全年业绩下降。
2010年-2011年,受益于稀土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包钢稀土一度净利润增长61倍,股价最高上涨24倍,成为漫漫熊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一时风光无限。时过境迁,公司如今不得不面临原料成本加大、下游需求低迷、海外稀土供给大幅增加等困境。“此时再接手12家稀土上游企业,对于提振需求没有帮助,只能使得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严重。”上述分析师如是表示。
而包钢稀土所需要面对的不仅是需求不振的问题,另据数据显示,受累于市场需求低迷,2012年稀土价格呈现单边下跌行情。以上海市场价格为参考,2012年年底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钕、氧化谱的价格分别较年初下跌60%、62%、45%和36%。2012年底金属镧、金属谱、金属钕、金属铈的价格分别较年初下跌43%、56%、59%和37%。虽然,进入2013年,稀土价格止跌,但群益证券有分析师认为,稀土价格分享政策红利暴涨的时代已经完结。
该分析师认为,未来的稀土价格将逐步回归行业基本面。从行业基本面来看,由于需求低迷,稀土价格目前仍在下跌。尽管稀土价格较高位已经回落不少,但较2011年初仍有约30-70%的空间。该分析师预计2013年下游需求仍低迷,2013年稀土均价同比可能继续下降。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海外稀土供给的增加,海外稀土中长期将威胁中国稀土定价权,成为影响包钢稀土盈利的最大下行风险。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