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热议有色金属行业前沿技术
2013年02月08日 9:6 1931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重点新闻
强化创新驱动 提升技术装备水平
--众专家热议有色金属前沿技术
底吹熔炼炉设备趋于大型化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 蒋继穆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从事的有色冶炼工程装备2013年的发展动态,有以下几项:
底吹熔炼炉设备大型化: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的某厂底吹熔炼炉单炉年处理精矿达150万t。该装备用于炼铜,若精矿品位>27%时,单炉年产铜可达40万t。若处理含铅50%以上的铅精矿,年产粗铅可达75万t。该熔炼炉外型为:Ф5.8×30m。
通过冷、热铜锍连续吹炼半工业化和工业化实验,正在设计四条底吹连续炼铜生产线。其中两条年产电铜10万t,另两条年产电铜20万t。建设进度最快的安排今年年底投产。投产成功后,将使我国铜冶炼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用连续吹炼替代P-S转炉,可有效解决SO2的低空污染,并进一步降低粗铜单耗和成本。
底吹熔炼炉技术的完备与优化:开发了底吹炉加料口自动清理装置及排烟口的密封装置。试验成功后,将取消加料口清理工定员,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降低排烟口漏风率,提高烟气SO2浓度,降低制酸电耗与成本。
硫化锌精矿直接氧压浸出的加压釜,大型设备国产化,公司正在开发250m3以上的加压釜。单系列产能可高达年产电锌20~30万t。
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的发展方向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志祥
以“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研发应用,或许指明了金属冶炼行业乃至多个领域未来十年、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发展方向。
方圆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的研发实施,终于让我们见到了多元素综合提取能力最强,原料适应性最优,综合能耗最低,环保条件最好,运行成本最低的冶炼工艺和装备,印证了世界多金属捕集技术的新方向。包括中国“金老大”中国黄金集团、世界“铜老大”智利国营铜业公司等在内的十几家企业纷纷决定采用该技术进行改造升级。
这项技术堪称完美,它做到了义(价值追求方向)、理(机理原理)、器(机械装备)的有机统一,运用挥发、漂流、下沉等自然力,湿法和火法相结合,把烟灰及阳极泥中的铜、金、银、铂、钯、硒、碲、铋、砷、铅、镉等十多种元素高效提取出来,提升了资源价值。攻克烟气处理中氟、氯脱除问题,实现了污酸的资源化;解决了再生铜冶炼中“二噁英”的产生问题;可替代氰化法提取金银的传统工艺。冶炼能耗仅为世界先进值的1/3。
方圆公司实施科技研发的方向性追求可归结为: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从单一走向复合,实现多金属综合提取,让炼铁、炼铜、炼铅、炼锌等冶炼在贯通中从大规模现代化生产进一步走向文明生产;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进一步融合;安全、环保、节能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未来,方圆公司将在如下几方面开展研究:氧气底吹技术或许在硫铁矿冶炼上,可做到低锍捕金回收有价元素,实现冶金尾渣铁资源化;在电力行业上,电厂可采用“浸水式”燃烧取热提高效率;在石化行业上,由高压低温裂解聚合到低压高温裂解聚合的转变等。
向短工艺流程方向探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高工 赵国权
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技术引进和技术升级改造,无论从总产量或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有色金属总产量和各金属的单产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其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一流。
有色金属工业是一传统工业,鉴于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造升级过程还存有死角而影响了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借经济发展和工业结构调整机会,彻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提高整体工业技术水平。
根据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有色金属工业的新一轮技术进步的重任很可能落在了中国,其原因:首先是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有色金属发展势头不减,尽管有色金属的准入条件要求越来越高,有些省份出于碳排总量限制,地方标准准入条件高于国家标准,即使如此,落后的或淘汰的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势头不减,这将给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机会。
其次是基础条件好。目前我国铜工业几乎拥有所有现代炼铜工艺,锌工业拥有锌的四大主干工艺,铅工业已彻底淘汰落后的烧结-鼓风炉还原工艺,并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取得成绩,技术基础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扎实。
其三创新思维活跃。近年来再创新已从修修补补,支节创新转入核心技术创新,其过程是需要积淀的,特别是富氧应用之后,开发了底吹炼铜、双底吹炼铅、底侧吹炼铅以及低品位锌精矿萃取工艺等,对于炼铜的三部曲,一、二周期炼铅二部曲的鉴定界线变得模糊了,不清晰了,随之出现了铜铅的三连炉、二连炉,在此基础上连续炼铜或铅突破可能性加大了。
今后的发展方向仍是降低能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寻求短工艺流程。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