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维生素——稀土行业的困局

2013年01月16日 9:8 1113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同样的例子在今天也可以找到。欧佩克组织,这是石油输出国为了保护自己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其初衷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保护各自以及集体的利益。这个组织目前拥有的11个成员国手中的石油储量占全世界总储量的77%还多。
  如果仅仅拥有最大份额就能有定价权,靠一个组织协调生产、销售政策就能左右价格的话,世界石油价格就应该是由欧佩克决定了。
  事实上呢?欧佩克能做到的只是在石油价格发生变化的时候,被动制定政策加以应对,靠增加或削减石油产量,努力把石油价格稳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以期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太大冲击而已。
  由此可见,所谓市场份额能够带来定价权只不过是空想而已。就算有了占绝对优势的资源和市场份额,在价格上依旧没有话语权。囤积居奇的结果是自寻死路,缔结同盟调整政策,最多也只能做到被动自保。
  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资源真的不重要吗?如果重要是什么导致重要资源价格上不去?价格到底由谁说了算?中国稀土目前的困局又该如何打破?


  资源价格问题
  笔者认为,想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确立两个共识。
  第一,资源肯定是重要的,无论是19世纪的生丝,还是今天的石油、稀土,它们都是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变动,会在很大范围内造成巨大影响。很多人认为份额能够决定价格,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看问题的。
  第二,不要把资源价格低迷的责任简单地归咎于某些人,尤其不要归咎于挣扎求存的中国稀土企业。骂街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但骂街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无论怎么骂,都改变不了国内稀土行业中大企业倒卖配额、小企业竞相压价,甚至不少企业铤而走险搞走私的现状。
  无论是生丝还是稀土,价格上不去,跟国内企业无序竞争、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雷同这些问题有很大关系,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中国稀土行业的根本问题所在。毕竟企业都希望谋求最大利润,如果有提高价格的空间,谁又不愿意卖高价呢?谁又愿意承担巨大的生产、开采、环境成本之后,只获取和卖猪肉相当的利润呢?
  本着这两个共识,我们可以从影响力更大的石油资源市场来分析一下资源价格的问题。处在旁观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可以更客观、更冷静地进行分析,也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石油价格一度超过每桶140美元,在相当一个高位运行了一段。金融危机爆发后,石油价格迅速回落,最低时下滑到每桶30美元左右。之后虽再次攀升,但很大原因是美国超发美元,美元严重贬值。而且回升到80到100美元区间后就失去了继续向上的动力,无力再次冲上金融危机前的高位。
  是什么造成2008年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下滑和现在的徘徊不振呢?究其根本,是国际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石油制成品的销售受到冲击,市场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降低了。石油资源的价格自然无法再次冲高。进一步观察,石油价格其实是随着采购经理人指数变化的。

[1] [2][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