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锡业帝国千年不息
2009年09月24日 11:19 9773次浏览 来源: 时代周报 分类: 锡 作者: 李 霞
法国人修筑的滇越铁路轨距为1米,故称“米轨铁路”,其运载量和速度都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个碧石铁路公司根本没有足够资金修筑如此规模的铁路,于是商议决定改修轨距为0.6米的“寸轨铁路”。这样不仅修筑费用比米轨便宜40%,还可以阻止滇越铁路的米轨机车驶入。
1915年,个碧石铁路正式开工,1917年,云南政府撤走所有股金,个碧石铁路公司成了纯粹的民营公司,开始修筑国内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民营铁路。民营公司的身份使它不得不受到股东们的掣肘,每一个股东都希望火车站设在自家门口,于是这条仅仅177公里的铁路,却有了30多个站点,成为世界上站点最密集的铁路。同时,乡绅们大多怕火车鸣叫惊扰祖宗坟墓,又怕占用田地,结果公司在资金告急的情况下,也不得不绕道修筑。
1921年,个碧石铁路的第一段工程碧色寨至个旧竣工通车。人们发现,0.6米宽的寸轨有很多不足:设计时速25公里,但实际运行速度只有10来公里,运输能力也比米轨火车小很多。这个情况真实地摆在面前,深深刺痛着筑路者们的心。于是,在工程师萨福钧的建议下,余下的线路仍按0.6米轨距铺设,但路基、桥梁、隧道等均按米轨标准设计,为将来连接滇越铁路做准备。这一设计极具远见,1970年,国家将其改扩为米轨,与滇越铁路接轨。
1936年全线竣工通车,全长177公里的铁路修了21年零5个月,其中艰辛不言而喻。铁路修通之后,原本马帮驮运需要八天才能从个旧到达蔓耗码头,再转运往河口、香港等地,现在只需一天就可以到达河口。个旧的锡业有了更好的发展,人们拥有电灯洋楼,吃着面包牛奶,还拥有云南省第一台自来水机。
书写传奇的人
财富的传奇总是蛊惑人心,怀着淘金梦想的人们如过江之鲫涌来,这些人也成了传奇时代里的传奇。
个旧城区东南部有一座宝华寺,寺庙的显著位置有一尊在别处不见的人像,就是寺庙的首建人赵天爵。
据民国《个旧县志》载,赵天爵清康熙年间往个旧采办锡矿,简朴励志,善待工人。在寻矿清贫的阶段,也不忘节衣缩食以厚待工人。工人对此感激于心,在他临近破产之际无一离开,纷纷拿出私蓄帮助支持。最终在他办厂30年后掘得富矿,给工人们优厚回报之余,在宝华山修了这座宝华寺。后人尊称他为赵老主公,意为祖宗的意思,并将他的塑像供于寺中。
宝华山脚下,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之中,一座红色的旧式建筑高高耸立在市区东南角,这是100多年前势力最雄厚的云南锡商们,为议定规则、祭祀神灵而集资修建的会馆,称为“云庙”。民国时期,云庙曾为个旧经济和重大社交活动中心,云集当时的显贵们。他们从各地来此,实现财富的梦想后,又回到家乡兴家旺族。在距个旧百里的建水,有一户朱姓地主,个旧锡业兴起后,朱家开始投资个旧锡业,短短20来年里建起了占地2万多平方米、房屋210多间的“朱家花园”,成为云南省规模最大的民居群落。
中国的科技考古学家金正耀提出,3000多年前的殷商青铜文化和四川的三星堆青铜文化里就有着个旧锡矿的组成,甚至推测殷商武丁时期对西南频繁的征战,就是为了保持个旧至安阳的锡矿运输通道的通畅。这一说至今仍在历史考证之中。
[1] [2]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