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锡矿“危机”震动全球锡市

2012年12月10日 16:43 778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锡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充当焊料。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它的作用是将电路板、晶体管和电阻连接起来。据统计,现在每部手机中就大约有 7 克锡。印尼是世界第二大锡出口国,而邦加和勿里洞出产的锡又占到印尼总产量的 90%。在这两个地方,锡矿还对当地的许多产业造成冲击,而矿难的次数在过去两年增加了四倍,去年,死于矿难的人数达到 44 人。
  如果你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或一部平板电脑,它的内部就很可能含有印度尼西亚邦加岛出产的锡。由于智能设备的风行,锡矿开采正在大肆毁坏这个岛屿的环境,每年更是造成几十人死亡。
  供应之源,行销全球
  东南亚有一长条锡矿带,它发源自缅甸,向南穿过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而邦加和它的姐妹岛勿里洞,就是这条矿带的终点。
  邦加岛位于苏门答腊岛以东,是个花岗岩岛,过去几百年盛产锡矿。近代以来,锡一直是一种需求庞大的商品,而邦加岛的锡更是在全球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荷兰人在十九世纪殖民印尼,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岛上丰富的矿藏。
  他们雇佣印尼当地人和中国苦力在岛上开采锡矿,以便在合金、半导体和镀锡中使用。今天,锡则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充当焊料。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它的作用是将电路板、晶体管和电阻连接起来。据统计,现在每部手机中就大约有 7 克锡。
  印尼是世界第二大锡出口国,而邦加和勿里洞出产的锡又占到印尼总产量的 90%。PT Timah是印尼的国有采矿公司,它一方面向三星这样的公司直接供货,另一方面又向焊料制造商晟楠和升贸供货——这两家公司都是富士康的供货商,而富士康则制造了许多苹果产品。此外,晟楠还向三星、索尼和 LG 供货。很有可能,你手中的智能设备中就有邦加岛开采的锡。
  矿难频发,污染严重
  在邦加岛上,四处可见蓝绿色的矿坑,矿坑周围的山丘上扎着摇摇欲坠的帐篷,供矿工休息。开工时,他们带着镐和桶下到十几米深的矿坑中挖掘。有时山丘塌方,矿工就被活埋于谷底。
  除了陆地,岛屿周围的海上也进行着大量采矿作业。在岛上纵目远眺,时时可见挖泥船在海面上逡巡,只不过它们挖掘的不是烂泥,而是海床上的锡矿石。据估计,邦加岛的非法采矿船有数千条之多。作业时,矿工仅戴一副面具、一根供氧管和一根吸管就跃入海中。到了水底,他们用吸管吸起沙子,挖成一条可以站立的沟渠,然后在沟渠两壁寻找白色基岩,找到了就用吸管将其吸到船上。这种作业方法极其危险。有一位矿工在海底采矿时,他身边 4 米高的水下沟渠倒塌,砸掉了他的面具和氧气管。他送入医院时不省人事,医生花了几个小时从他的肺部抽出泥水,四天后才将他救醒。
  据印尼警方统计,矿难的次数在过去两年增加了四倍;2011 年,死于矿难的人数达到 44 人。
  但是有民间人士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 100 到 150 人,许多死难者都没有被报道而已。
  此外,锡矿还对当地的许多产业造成了冲击。在 Rebo 海滩,渔民们正在举行针对采矿公司的抗议活动,要求结束一切近海采矿作业。领头人 Tjong Ling Siaw 世代都是渔民,按他的说法,以往捕鱼,出海 3 英里就有收获;而现在,渔民们不得不出海 8 英里才能捕到鱼虾,如果想捕到大鱼,更是要远航 17 英里。他承认政府花了许多钱教导渔民如何捕鱼,还免费分发引擎,可他不明白的是:“既然可以训练渔民捕鱼,为什么就不能取缔采矿呢?”
  除了渔民,旅游业者也对横行海上的采矿船怨声载道。Parai Beach Resort &Spa 是当地一家四星酒店。在这里,棕榈树下坐落着小木屋,一道长长的海滩,不远处的海面闪闪发亮。然而,酒店虽然地处邦加最受欢迎的海滩之一,入住率却不断下降,这都要归咎于去年的海床开采。酒店经理 Edy Mulyana 抱怨说,目前在海上采矿的船只多得数不清,它们发出噪声,气味刺鼻,还把海水弄得浑浊肮脏,客人纷纷投诉,到后来干脆不再光顾。“不能游泳的地方,是没有人会来度假的”。
  采矿不仅冲击各行各业,还对岛上的生态造成了破坏。据统计,由于海上采掘,邦加岛超过一半的珊瑚礁正处于危急状态。在陆上,开矿掘出的水潭成了登革热和霍乱的温床。采矿时用推土机平整土地,然后翻土,于是对农业和植被生长至关重要的沃土被埋到地下,酸性土壤却被翻到了表面。
  这种破坏从空中看得最为清楚:从飞机上俯瞰,绿色的森林被荒凉的橙色土地包围,没有开矿的地带则墓碑林立,其中不少是在几个世纪的采掘中丧生的矿工之墓。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