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豫光金铅学习什么?

2012年12月10日 14:59 45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与十七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有所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不但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而且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那么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有色金属行业将如何抓住机会,如何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发挥得更加完善,来提高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一历史重任,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为了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个美好的前景,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发展。拥有美好的愿景,更需要有切实有效的驱动力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就是保证发展的利器。
  纵观各行业的发展,每一次行业的突飞猛进都是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目前,制约有色冶炼行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对企业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企业自身成本角度,都要求企业必须向信息化、清洁化的方面发展。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作为铅锌行业的领军企业,已经用自身的发展验证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发展的驱动力。
  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方向作为中国铅冶炼行业的领军企业,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拥有有色金属产学研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铅锌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在技术的自主创新方面,重点突破了铅锌冶炼及循环经济领域关键的前沿技术,形成了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分离、底吹炉综合回收冶金渣有价元素金、银、铜、锑、铋等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近年来,豫光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主持或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50余项,获得科技成果近200项,专利100余项,持续引领了行业冶炼工艺和装备水平的全面升级。
  2012年2月,以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为核心形成的“铅高效清洁冶金及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成果,荣获了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2年6月,豫光铜锍底吹连续吹炼半工业实验取得成功,并第一家将该工艺应用于综合回收铜及有价金属的冶炼渣处理技术改造工程。这一全新的节能清洁冶炼技术,又一次书写了中国铜冶炼的传奇,也必将对世界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绿色冶炼,践行发展理念当厚重的绿色文化散发清香,蓬勃发展的豫光金铅,更加铭记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豫光就在全行业率先提出“绿色冶炼”的理念,先行开辟“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环保之路,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致力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20多年来,豫光通过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先后引领了我国铅冶炼工艺的三次革命性升级,先后经历了烧结锅、烧结机、富氧底吹、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四次生产工艺变革,使硫的总利用率达到98%左右,处理后的工业废水达到饮用标准。
  豫光自主研制成功的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炼铅新工艺(简称“豫光炼铅法”),是目前国际国内最先进的生产工艺。豫光炼铅法,在国家2012年10月颁布的《“十二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中,被列为铅锌冶炼行业重点推广技术。豫光炼铅法具有短流程、低碳低能耗、清洁化连续生产等显著特点,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冶炼和低碳经济:SO2排放浓度远低于鼓风炉排放浓度,CO2排放减少了80%,能耗比国际标准降低56%,比富氧底吹—鼓风炉工艺降低40%。
  节能减排,勇做发展标杆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节能减排形势日趋严峻,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更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豫光依托铅产业链、锌产业链、硫产业链三大产业链条,在铅锌冶炼废渣中提取了金、银、锑、铋、铜、铟、镉、蓄电池、氧化锌、硫酸等多种有价金属,基本做到了对原料的“吃干榨净”。
  豫光坚持加大环保投入,增强节能减排力度,先后投资了近8亿元,进行“三废”综合治理利用,对冶炼全过程中产生的含尘废气全部进行收尘治理,使其全部达标外排;豫光积极探索循环利用,目前已实现废水闭路循环;公司所有物料全部入仓、入棚;所有炉窑加料口、放渣口全部装有集尘罩、收尘器,做到了全封闭生产。目前,豫光铅冶炼综合能耗指标达到360千克标准煤/吨,豫光直接炼铅生产线电铅能耗更是低达325千克标准煤/吨,粗铅能耗可低至230千克标准煤/吨,成为行业瞩目的节能减排新标杆。
  豫光金铅,正是在科技的驱动下,不断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大型冶炼企业。她用科技的力量承载着绿色冶炼的梦想,描绘着环保发展的篇章,雄踞中原,拥抱世界,发出“铅冶炼,也可以是绿色的”的伟大宣言!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ndart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